院士风采

(按院士入选年份排序)
  • 谢和平院士

    中国工程院(2001)


    88.gif


      谢和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6本中英文专著、190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34篇、引用299次,EI收录47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其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6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10-1993.8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科技部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人物简历
        谢和平[1],男,四川大学校长。
        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汉族。
        1975.09——1978.09,高中毕业回乡务农。
        1978.09——1982.07,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力学专业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1982.09——1987.07,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与力学系矿山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6.10,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07——1992.03,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教授。
        1992.03——1993.02,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1993.02——1995.03,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1995.03——1997.10,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其间:1997.03—1997.07, 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
      1997.10——1998.08,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1998.08——2003.06,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其间:2000.03—2001.01, 在中央党校中青班(16期)学习)。
        2003.06——,四川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
        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12月,当选第七届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现任:十七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2]?。
        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四川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
        《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突出贡献
      1985年,提前一年拿下硕士学位的谢和平,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岩石力学。岩石力学中关于岩石断裂理论的研究,是采矿、石油、地质等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采矿工程的顶板垮落、冲击来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一系列的事故与岩石损伤断裂过程有密切联系。为了寻找一种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突破这一岩石力学中的古老难题,谢和平劳心焦思,废寝忘食。他跑遍了北京各大图书馆,查阅了大量中外资料;他经常在实验室一泡就是六七天,做上百次测定,观察岩石断裂中的分形维数……
        谢和平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52岁的慈母猝然去世、考上大学的弟弟不幸瘫痪、心爱的女儿因病永远离去……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打击没有让他停步,谢和平默默地努力着。
        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
        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7年,在取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谢和平成功地将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相结合,在国内外首次给出了岩石断口分维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岩石微观断裂机理,从而形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新领域。
        1988年,专注于理论研究的谢和平,在缺少资金支持将要“断粮”的时候,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虽然只有3万元,对我来说却十分宝贵,它让我的研究可以不间断地进行下去”。
        在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谢和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分量的科研成果陆续问世。首先问世的中文专著《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被誉为一个新学科的“开山之作”;作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邀请撰写的研究丛书唯一的中国作者,英文专著《FRACTAL IN ROCK MECHANCS》被国内外专家评为第三代分形研究领域的代表作。
        洋专家们魂牵梦绕渴求的岩石损伤理论,终于由中国自己培养的“土博士”创造出来了。谢和平被世界岩石力学的同行誉为“国际知名权威和尖端科学家”。美国犹他大学、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等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纷纷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多次邀请他前去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4年,正在国外讲学的谢和平听说国家设立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寄回了材料。“没想到很快通过专家评审,成为首批资助对象。”回国后的谢和平,在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迅速建立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组建研究团队,展开了新的研究。
        作为分形几何与岩石损伤力学嫁接者,谢和平的目标很明确,要把理论成果应用到采矿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他应用损伤力学和分形概念推导出了分维与能量释放大小的负指数相关关系,为矿山事故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根据分形和能量耗散理论,谢和平建立了岩体破碎块度分维与能耗之间定量关系,为岩体破碎块度控制提供了理论方法,并由此设计出一套“顶煤弱化预爆破技术方案”,保证了顶煤放落的块度要求,提高了回收率。该项技术方案在大同矿务局的实施使吨煤成本平均下降5.53元,1997年到1999年新增产值4.5亿元,节支1854万元。
        运用损伤力学、分形几何、非平衡统计力学、材料物理等理论,。谢和平系统研究了裂隙岩体的几何形态、定量描述方法、断裂机制、统计强度、本构关系以及断层节理力学行为,建立了非连续裂隙岩体力学研究的新理论体系,
      他将理论成果创造性地用于解决煤矿开采中的技术难题,提出和设计了一套“顶煤弱化预爆破技术方案”,突破了国际采矿界公认的坚硬厚煤层不能采用放顶开采的技术瓶颈,提高了回收率,他首次应用分形方法得到了岩体断层滑移、沉陷量与节理空间分布、粗糙度的定量关系,提出用局部有限样本进行分形插值获得矿山深部断层表面形态的方法,成果在河南鹤壁矿务局应用后取得了近千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效益。
        作为分形几何与岩石损伤力学的嫁接者,他的成果在国际岩石力学界引起轰动,被称为矿山岩体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科学家”;作为大学校长,他带领四川大学初步进入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行列。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率四川大学师生员工全面、全力、全程参与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防疫和灾后重建,为支援灾区作出重要贡献。
        地震发生后,谢和平在第一时间就动员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华西医院等四所附属医院深入灾区一线抢救伤员、提供各方面的志愿服务,动员组织专业救援队、爆破和建筑等专家突击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共1365支近3万人次前往重灾区参加救灾。当时,在余震不断、传言四起、师生和市民极度恐慌的复杂情况下,他坚持科学判断震情及地震发展趋势,在确保师生职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力排众议,敢于负责,力主以四川大学恢复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实际行动,消除社会恐慌情绪,带头维护成都这个抗震救灾大后方的社会稳定。
        谢和平认为,成都是救灾物资、人力的运转枢纽,是整个重灾区严重伤员的抢救基地,如果谣言四起、心情恐慌,就不利于成都市的安定,就会直接影响抗震救灾。当时他特别强调,稳定川大师生、维持正常秩序,就是对一线抗震救灾的最大支持。在他的主持下,四川大学于去年5月15日率先在成都高校中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消除师生恐慌情绪,复课后,谢和平白天带头到最高楼层和教师与同学一起听课,晚上则到最高楼层的学生宿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同学们讲解科学防震和科学判断震情的知识,消除大家的恐慌情绪。实践证明,四川大学率先复课这一举措,对成都地区高校乃至四川的人心稳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从废墟救出来一个女孩的新闻,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她第一句话就是:“我想考大学,报四川大学有没有希望?”为此,谢和平于第二天就主持制定了《地震灾区受灾考生关爱计划》,之前还主持制定了《四川大学地震灾区受灾学生救助计划》,并向全社会公布。这两个计划的实施,使受灾学生和灾区考生进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特殊关爱。
        地震发生后5天,谢和平就在学校提出全面、全力、全程参与和支援重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防疫与灾后重建的要求和具体思路,并在震后14天内,相继主持制订并实施了《四川大学师生参加抗震救灾、灾后防疫和灾后重建鼓励计划》等一系列支援重灾区灾区重建计划,并亲自前往什邡、绵竹等重灾区签订了四川大学全面支持其灾后重建的协议。
        
      谢和平充分发挥四川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优势及自己在海外高校的影响力,引进了美国加州大学及劳伦斯国家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一批国际一流的科研、技术、人才等资源与四川大学共同形成了支援灾区重建的国际合力。目前,已吸引了境外灾后重建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灾后重建技术40多项,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向来自灾区的52名大学生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前夕,“危机传播与中国经验”高峰论坛5月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科协主席谢和平院士在致辞中饱含深情地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学校本着振兴民族、奉献社会的这样一种大学传统、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在第一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华西四个附属医院所有人员,在灾区抢救伤员,提供多方面服务,组织救援队、爆破、建筑等专业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共3万余人次,华西医院是接收最危险、救治最难的救治基地……
        正是在谢和平的倡导和带领下,四川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坚持“心系人民,仰副国家”的价值追求,牢记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全面、全力、全程参与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防疫和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区的稳定和支援灾区各项任务的完成作出重要贡献。
      学术成果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 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
        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论文专著
        《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荣誉称号
        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 ”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中国力量》
        谢和平院士主编《中国力量——从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看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实力快速跃升的国
      家,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课题。赶在国外诸多智囊团行动之前,全面总结,系统分析中国的制度优劣,文化长短,精神强弱,无疑具有知己知彼,继往开来的迫切现实意义。要达到这个目的,一条便捷的路径就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一方面要穷尽案例材料,全面、翔实、客观地利用真实数据,在案例的信度和效度上做足文章,一方面要将案例的深刻意义,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继而推衍出个体正确下的普适定律。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主编的《中国力量——从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看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一书,截取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这一短暂时间片段,通过比较、分析、反思,追踪中国的力量源泉所在,不愧为近年来,由焦点案例而中国道路,由中国道路而中国制度、文化和精神研究的重量级学术作品。事实上,谢和平校长的《中国的力量》一书,是川大学人关于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理性思考的结晶,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要素的系统反思和总结。它不但集合了四川大学政治、管理、历史、文学、外语、新闻、艺术、经济和法学等不同学科顶尖学者智慧,而且最大限度发挥了四川大学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具有视角新、方法新、材料新、形式新、结论新、立意新、标准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高等诸多突出特点。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字里行间,在浓郁的学术意味之中,不时透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悲天悯人、服务苍生的崇高人文情怀。正如谢和平校长在序言中所说,“尽管世界各国国度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但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是相同的,对快乐与痛苦、爱与恨的感悟是一致的,那么,面对同一物理量级的地震灾难,两国人民承受的痛苦、创伤,两国人民的依靠感、安全感为何有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不能不使我去深刻体会中国制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力量。”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中国力量》一书的最大亮点在于,通过比较汶川和海地地震后两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不同反应,为中国的成败与得失找到了一面警醒、惕励自己的镜子,使我们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牢骚,在比较中学会发现和珍视我们自身制度与文化中那些宝贵的东西,也即是中国力量的源泉——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繁荣稳定的经济力量和秉承数千年文化底蕴、富有爱心而又勇于奉献的全国人民。多难兴邦。相信每一位读过此书的读者,都会由衷信服,在中国力量的巨大感召下,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刚刚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的地震灾难,从容面对未来更多未知的挑战和危机,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前行。
      人物感言
          “感恩与回报之心已经成为我们科学探索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我们时时刻刻以它来激励自己用奋斗、探索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
        “也许中国青年科技奖对所有获奖者来说不算是最高的奖项、也不算是份量最重的奖项。但是,中国青年科技奖作为我们科学探索起点上的奖励,饱含了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 成长的厚望和重托,它的启迪与激励作用在我们一生中都是最重要的、都是分量最重的。”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都有自己的国家,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更要增强党的观念、国家的观念。”
        “因为我觉得川大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国家栋梁之材,这是川大的特殊任务。因为她不是一般的大学。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她应该是西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库。所以我觉得,我来以后要不辜负上级组织、四川大学承担的地位和独特作用,我觉得压力很大。”
        “我想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一种管理运行机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来创造条件。我经常在大会小会都讲,我们一个大学就是“大师”、“大楼”、“大爱”。“大师”就是要有学术大师、名师,“大楼”就是一个校园的建设,一个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一个“大爱”就是要有爱心,关爱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关爱学生。”
        “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觉得都是在川大改革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的。因为川大是一个老校,这几年加快了发展,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改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们下一步要重视学生提的这些意见。在现阶段我一直跟教师、学生干部讲,现在学生三个不容易:一个是考上大学不容易,现在高考这样激烈,必须要一个高水平的比较高的分数才能考上川大,考上川大不容易;第二个就是上学交费不容易,特别是我们学校处于西部,好多孩子来自农村,交费不容易;现在就是学了四年以后,毕业找工作也不容易。我们要进一步地关爱学生,使学生在学校里面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地得到提高。 ”
        “我觉得一个人追求的事业,无论是当校长,也是一个事业,搞学术也是一个事业。但是我认为当校长是种更重要的责任。学术上我继续要做好,实现自己一种爱好,一种追求,也要做好,我尽量把它都做好。”
      所受评价
         在人生的道路上,谢和平以近乎执拗的秉性、山里人特有的质朴性格,一次次叩开科学的迷宫,在自然王国里品尝着奋斗者的甘与苦,成功的喜悦和不停探索的快乐……
        1987年,就在谢和平取得博士学位的同时,他成功地将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相结合,在国内外首次给出了岩石断口分维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创造性地建立了岩石微观断裂的穿晶与沿晶和穿晶相偶合的分形模型以及裂纹分叉的分形模型,对一些物理现象给予了定量定性的解释;利用分形几何进行了岩爆与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解释了地震学中未有解释的低b值对应大地震产生的物理理论。他提出了岩石微观断裂机理,从而形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新领域。
        对于一个探索者来说,不断的追求才是生命真谛之所在。作为分形几何与岩石损伤力学嫁接者——谢和平的成功,不仅是在理论研究上有重要突破,还在于他将自己的理论成果应用到采矿工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积累、收集到的矿山岩爆大量数据,应用损伤力学和分形概念推导出了分维与能量释放大小的负指数相关关系,为矿山事故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谢和平的成果在国际岩石力学界引起了轰动,英、美、法、德等10多个国家的许多科学家曾专门来函索取他的英文论文、资料,许多国家邀请他前往讲学。1990年1月7日,谢和平走上了美国犹他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讲坛。此刻,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教授,用英语向在座的专家学者讲授他创建的新的学科——分形岩石力学。
        他是受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杂志编委、国际岩石力学专家帕瑞森教授邀请,作为访问教授赴美国犹他大学讲学的。谢和平为该校博士生开的“分形岩石力学”和“损伤力学”两门课,被正式纳入该校的教学计划。谢和平的讲演倾倒了异国的专家、学者。地球科学院院长麦喀特教授、国际岩石力学专家帕瑞森教授快步走向讲台,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称道:“very good!”太精彩了!谢和平也激动不已:给碧眼金发的洋博士讲学,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怎么能不自豪呢!
        两个学期的讲学结束了。他魂系祖国,谢绝诱人的高薪,优厚的物质条件,外国同行的百般挽留,毅然踏上了归国的征程。
        1990年又受国际岩石力学协会邀请写作“岩石力学中的分形”一书,作为“地质力学研究丛书”系列出版,他是这套丛书中的唯一中国作者并被誉为“该领域的尖端科学家和国际公认权威”。最近他又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基金资助,将应邀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研究。谢和平富有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科研道德。自1989年以来多次受到全国性的表彰,1991年又被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和获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2年谢和平获奖时,还只是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刚刚起步。今天,他已经当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从一个设想,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新领域,并进一步扩展到了一个大的学科,在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界处于领先地位。
        在人生和事业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现成的路。当不愿沉默、渴求前进的人迈开大步向前走时,路就出来了 ——它便是我们身后的脚印。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和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道路崎岖坎坷,但他凭着一颗对国家、对事业无限的爱心,靠着不可动摇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80年代末期就站在我国岩石损伤力学理论的科学前沿,对那些曾让中外科学家久攻不破、百思不得其解的梦幻般的神奇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做出了独有的奉献。
        
      近期,谢和平在香港将筹资近3亿元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这是国内首个集灾后重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基地,将在灾后重建和灾区美好家园建设、康复治疗、各类专业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提供长期和可持续的支援。目前,学院正在顺利筹建过程之中。
        应首席科学家谢和平院士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Z P Bazant教授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四川大学进行了为期1周的访问,在此期间,Bazant教授举办了3场学术讲座,并与谢和平院士就项目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Bazant教授对谢和平院士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初,谢和平又进一步把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纳入学校今后5至10年的总体发展战略行动规划,形成了四川大学支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和思路,并正在积极推进。
        可以说,在谢和平的倡导、带领下,四川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为支援灾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向国家、向人民、向社会交出了出色的答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了四川大学医疗救护队的同志,温家宝总理和李长春、刘延东等同志来到川大,勉励广大师生在抗震救灾中、在重建家园中、在振兴四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出版作品
         已发表论文:
        [1]易成 张亮 陈忠辉 谢和平.一种新的描述粗糙表面形貌尺度分维参数Rd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1):75~
        [2]赵忠虎 谢和平 许博 刘志宝.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特性研究状况[J].工业建筑,2006,36(1):62~
        [3]段庆全 刘彩平 鞠杨 谢和平.混凝土亚临界裂纹扩展的分形效应[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1):70~
        [4]王怀文 周宏伟 左建平 王志国 谢和平.光测方法在岩层移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6,31(3):278~
        [5]易成 张亮 陈忠辉 谢和平.轴向受压两体力学模型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4):571~
        [6]鞠杨 李业学 谢和平 宋振铎 田鹭璐.节理岩石的应力波动与能量耗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12):2426~
        [7]易成 王长军 张亮 陈忠辉 谢和平.基于两体相互作用问题的粗糙表面形貌描述指标系统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12):2481~
        [8]张茹 谢和平 刘建锋 邓建辉 彭琦.单轴多级加载岩石破坏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12):2584~
        [9]夏昌敬 谢和平 鞠杨.孔隙岩石的SHPB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5):896~
        [10]夏昌敬 谢和平 鞠杨 周宏伟.冲击载荷下孔隙岩石能量耗散的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23(9):1~
        [11]夏昌敬 鞠杨 谢和平.爆炸载荷下岩石损伤与能量耗散的数值分析[J].弹道学报,2006,18(3):1~
        [12]段庆全 刘彩平 鞠杨 谢和平.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混凝土亚临界裂纹扩展的分形效应[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6,12(10):190~
        [13]王怀文 亢一澜 谢和平.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5,35(2):195~
         [14]周宏伟 谢和平 左建平.深部高地应力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5,35(1):91~
        [15]陈忠辉 谢和平 李全生.长壁工作面采场围岩铰接薄板组力学模型研究[J].煤炭学报,2005,30(2):172~
        [16]彭瑞东 谢和平 鞠杨 周宏伟.试验机弹性储能对岩石力学性能测试的影响[J].力学与实践,2005,27(3):51~
        [17]谢和平 鞠杨 黎立云.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原理的岩石强度与整体破坏准则[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003~
        [18]张亚衡 周宏伟 谢和平.粗糙表面分形维数估算的改进立方体覆盖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192~
        [19]何满潮 谢和平 彭苏萍 姜耀东.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03~
        [20]彭苏萍 谢和平 何满潮 张慎河.沉积相变岩体声波速度特征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31~
        共127 篇文章
        已发表专著
        《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6本中英文专著。

  • 郑颖人院士

    中国工程院(2001)

          郑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3年11月生,浙江镇海人。1956年9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储运专业,先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学院工作,现为后勤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护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土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从事隧道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地下工程、边坡工程与区域性土研究。先后发表论文280余篇,出版著作“岩土塑性力学原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等著作6部,主编国标《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参编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主编军标《军用物资洞库锚喷支护技术规范》、主编重庆地方标准《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主编国、军标《膨胀土地区营房建筑技术规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获国家科技大会奖1次,军队和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共5次,获水利部科技图书一等奖1次。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3次评为全军优秀教师,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96年获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1998年获总后勤部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2000年获茅以升大奖提名奖。
          郑颖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岩土与工程力学专家,为发展地下工程围岩力学和岩土塑性力学理论及解决岩土工程关键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修正了著名的芬纳公式,1979年初提出了围岩弹塑性位移、粘弹塑性位移及围岩压力解析式,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压力理论;发展了岩土塑性力学及其本构模型,特别是在应变空间塑性理论、多重屈服面理论及建立广义塑性力学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军队地下工程、城市岩土工程及区域性土的领域,包括飞机洞库、掘开式飞机洞库、洞式仓库、油库等设计,岩质建筑边坡设计,浅埋洞室上修建高层建筑,两洞间最小岩石间壁,软粘土地基强夯,压实黄土飞机跑道沉降等方面,为部队及地方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军事与经济效益。
  • 顾金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01)

    人物简介
          顾金才,男,河北省卢龙县人,著名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5、6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个人年表
    1939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卢龙县。
      1965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获总参“人梯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1月,受聘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
          顾金才院士对喷锚支护坑道抗爆性能和静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为喷锚支护技术在国防和民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国内首次提出喷锚支护坑道抗动载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为我军创建了先进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室,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坑道模型平面应变试验条件和“先加载、后开洞”的试验方法,研制了多套先进的模型试验设备和相应的模型试验技术,促进了我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对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与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弹性支撑点理论和剪应力不均匀分布设计方法,提高了我国预锚加固技术的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为我军地下机库、地下厂房以及国家多个大型水电工程(如白山、二滩、小浪底、大朝山、李家峡)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荣誉称号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总参“人梯奖”(1998年)。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个。
      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89年)。
     
    坚定信念 投身国防事业
      
        顾金才生于河北省卢龙县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并未能给他规划出一条人生大道,只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医生。直到高中毕业,当医生都是顾金才的理想。可是,1960年,已然做好高考准备的他接到了保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通知,从此开始了他作为军人的一生。
      正式进入大学生活之前,他们必须接受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在当时那个生活条件艰苦的岁月里,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从普通老百姓到军人的角色转换,紧张和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因受不了苦而离开的时候,顾金才选择了坚持。回忆过往,顾金才把坚持的部分原因归结于多年前的兴趣——文学。初、高中时代,顾金才偏爱文学,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于顾金才的人格塑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心里深深地刻下了“坚持”、“坚强”等信念。值得一提的是,自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顾金才的兴趣开始转变,从对天空与宇宙速度等好奇开始对理科产生强烈兴趣,这也为他在后来的防护工程研究领域做出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入伍军事训练结束后,面临的是分系。当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设有五个系,分别是: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顾金才被分到了五系。经过军事训练的顾金才,组织观念和政治觉悟进一步提升,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服从组织安排,投入工程研究,甘做无名英雄,为国防事业献身。
     
          接受挑战 直面科研难关
          因多方面原因,顾金才在校学习期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各系被分散到全国各地,顾金才所在的五系被分往西安,重新组建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当时,他们一边教学一边建校,条件相当艰苦,但对教学质量要求相当严格。尽管由于师资缺乏,很多基础科目不得不压缩时间“开快车”,但是顾金才由于本身基础知识牢固,并未受到很大影响。临近毕业之时,他与另外五位同学被上级指派前往北京执行任务。事实上,由于工程专业人才非常紧缺,未等进行毕业设计,他们就被安排到了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进行科研工作。对于当年因被保送而未能参加高考,也没参与大学毕业设计,顾金才院士至今仍感到一丝遗憾。
      到了三所,顾金才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科研岗位。1965年2月,顾金才第一次作为项目组主干成员参与主持大跨度机库激波管动载试验和大跨度机库现场试验工作。机库建在山洞内,按传统惯例,这种结构应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和锚杆相结合的加固方法,虽然实用性强,抗力也较高,但如果遭受大当量炮、炸弹打击的情况下,洞内也容易出现塌方或掉石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
      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工作中,他大胆地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先加载,后开洞”的模型试验理论。在模型试验工作中,加载设备上需要放一块重几百公斤的钢板,然后慢慢加载,这种试验危险性很大,有时候处理不好,钢板就会飞出把人击伤。顾金才毫不畏惧地坚持了这项工作,解决了多项复杂的技术问题。
      后来在国防工程中推广喷锚支护,很多研究人员觉得这是施工方面的问题,不愿意干。但是顾金才从煤炭、铁路系统所进行的喷锚支护工程方面受到了启发,决定接下这个任务。谁也没有想到,正因为这次受命,“防护工程、岩体加固技术研究”成了顾金才一生科研的主线。
      一开始,他在济南军区几条报废的坑道里面做对比试验,没日没夜亲自喷锚、测量。有一次,他想要看看手表确定时间的时候,他才发现胳膊已经被一层混凝土固定了,只有磕掉才能看到时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已经可以肯定喷锚支护对于爆炸有一定的抗力,但是并未掌握其规律。此时,顾金才意识到了光有现场试验还不行,还得有理论分析,要做模型试验。在长期的试验中,顾金才发现我国地下洞室模型试验普遍采用平面应力状态进行,而平面应力试验并不能反映坑道实际受力情况。于是,他决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顾金才和项目组的同志四处查阅资料,并对照原有的一台只能作平面应力试验的台架,切磋琢磨、设计、试制。不知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有时顾金才会在睡梦当中,突然产生一个灵感,立马披衣下床,又一次修改刚设计好的方案。就是这样,他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PYD-50三项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为我国地下洞室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性能优良的试验设备,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经专家鉴定,这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顾金才对喷锚支护坑道抗爆性能和静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为喷锚支护技术在国防和民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国内首次提出喷锚支护坑道抗动载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
     
    持续创新 结出累累硕果
       几十年来,顾金才专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他认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是解决岩体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与他的团队研发了多套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加载装置和材性试验设备,解决了多项复杂的模拟技术问题,为国防、人防工程和大型民用工程进行了多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1980年研制成功80型模型材料三轴仪,198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研制成功PYD-50三向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是我国第一台平面应变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研制成功拉-压真三轴仪,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研制成功的岩土工程多功能模拟试验装置,于200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研制成功岩土工程抗爆结构模型试验装置。
      他的这些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对于促进我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和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
      1985年为陕西机械学院设计研制一台PYD-50Ⅰ型三向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
      1986年为重庆后勤工程学院研制一台PYD-50Ⅱ型三向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
      1988年为西安公路学院研制一台PYD-50Ⅲ型三向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
      2003年为华东交通大学研制一台YDM-B型岩土工程多功能模拟试验装置。
      2004年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制两台试验装置:YDM-C型岩体工程与地质灾害模拟试验系统和 LY-B型拉-压真三轴仪。
      2004年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制两台试验装置:YDM-D型岩土工程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和LY-C型拉-压真三轴仪。
      2005年为河南理工大学研制一台YDM-E型采矿工程结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2009年为武汉理工大学研制三台试验装置:YDM-F型岩土工程与结构模型试验装置、LY-D型拉-压真三轴仪、YB-A型岩爆模拟试验装置。
      利用自行研制的这些装置和技术,先后为国防、人防工程中的地下机库、地下厂房、首脑指挥工程及一般作战坑道做了多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洞室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为国防人防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为白山水电站、龙滩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李家峡水电站等6大水电工程进行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得到工程设计部门的好评。
    总结取得的这些成就,顾金才院士认为,创新是伴随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在工作中,如果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创新,科研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创新的过程。
     
    任重道远 关注人才培养
       谈及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科研现状,顾金才院士表示,目前我们必须要加强应对精确制导武器、大当量的常规钻地武器等威胁的防护工程技术研究。
      而对于近年来所发生的地质灾害,顾院士认为,现在工程越来越复杂,在一些领域使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应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在深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因为深地下工程将会遇到高温、高压、高渗透等问题,围岩材料将处于高度的非线性变形状态,需要探讨新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单独采用计算手段解决上述问题是困难的,而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该是更合理的。
      在超大洞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在解决超大洞库(60m以上跨度)工程问题时,存在动静耦合作用问题,因为这时不仅要考虑使用荷载,还要考虑围岩自重。解决这类问题物理模型试验是不可缺少的。
      在海底隧道抗爆能力研究中,要研究海底隧道的抗爆能力,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也是一个恰当的选择。因为它能同时考虑爆炸对海水、地层、隧道结构产生的综合反应。
      在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中,因为构成泥石流材料的性质难以用精确的数学力学描述,所以研究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很难用数值计算方法解决,而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方法相对容易一些。
      在岩土体内灌浆范围与灌浆效果研究中、在松软地层加固或止水堵漏工程中,往往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而了解压力灌浆范围及灌浆效果对保障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领域都值得研究,可是要做出成绩,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顾院士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学生偏向于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获奖、发论文等方面,从科研本身意义考虑去做研究的比较少,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相关方面加强思想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克服浮躁情绪。
      就自己所在的领域而言,顾院士认为,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为了解决防护工程技术问题而做研究,所以必须让他们在工作中提高,切切实实做项目,独自组织、领导试验,进行分析、总结,导师再给予指导,这样学生水平才能尽快提高。
  • 张超然院士

    中国工程院(2003)


    66.jpg


      张超然 (1940.8.23 -)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66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在任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等职务期间,主持或参加我国二十世纪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发及金沙江溪洛渡,四川官地、桐子林、沙牌、冷竹关等大中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在高混凝土拱坝设计计算方法与准则、高拱坝泄洪消能、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特性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上取得重大成果。1996年起,任三峡总公司总工程师,参与三峡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协调和解决现场施工出现的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为三峡工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超然可以说是三峡工程的“技术保障”,1996年他出任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参与了三峡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协调和解决科技应用和攻关中存在的意见和问题;协调和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张超然曾经主持过金沙江溪洛渡、四川锦屏高坝、东西关、冷竹关,西藏金河等大中型水电站的可行性论证和勘测设计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然而,对于三峡工程,张超然依然保持相当严谨的科学态度,集思广益,认真负责。
      在三峡永久船闸地表与地下工程的技术攻关中,遇到了一条编号为“f1239”的断层。是全部挖掉后浇1.3万立方米混凝土呢,还是不挖除岩体,采用锚索、锚固处理?两种方案中,前者最省事,责任小,但花费大,工期长,决策进入两难之中。张超然在充分掌握现场监测资料基础上,集思广益,果断提出,采取后种办法。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为工程节省了300多万元。正是凭着这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经过他审定的三峡工程科技项目,质量没有下降,要求没有降低,经费却节约了1000多万元。
      张超然在解决大江截流、二期围堰施工、永久船闸开挖、大坝混凝土浇筑、导流明渠泥沙淤积处理等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防洪》、《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等论文,主编了《三峡水利枢纽混凝土工程温度控制研究》,负责制定了《三峡工程质量标准》。
      在三峡工程之前,张超然就为水利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在二滩水电站建设时,由他主持完成的多项科研成果,使二滩工程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一项关于高坝坝基岩体稳定性方面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他负责编制的《二滩土建工程国际招标文件》被确定为东南亚地区世界银行国际招标工程标书的典范。
  • 张铁岗院士

    中国工程院(2003)

    张铁岗,男,1945年9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平煤集团总工程师。曾任技术员、工程师、矿总工程师,局副总工程师。长期工作在煤矿生产、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复杂煤矿的开采和安全工程的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改造衰老矿井两座和对13矿、首山一矿两座现代化矿井的设计与施工。他与人合著的《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一书,对同类煤层的开采和瓦斯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与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矿井瓦斯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他著的《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对我国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平煤矿区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2002年应美国煤炭工业协会邀请赴美在斯波坎和华盛顿以该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学术报告。在矿山事故抢险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并荣获国家孙越崎能源大奖。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兼职教授。2002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矿业组副组长)。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焦作工学院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8年8月被俄罗斯国家能源中心斯可琴斯基研究院授予博士学位。
    张铁岗院士于1962年7月考入焦作矿业学院采矿专业学习。1966年上半年,他与五位同学到鹤壁煤矿四矿实习,写出了论文《矿井水采系统的改造设计》。在他的主持下,经过反复论证,竟然推翻了由留苏博士张华林率领的唐山设计院和鹤壁设计院提供的两个设计方案。他们的方案被采纳后,立即投入实施,当时在鹤壁煤矿和学校引起了轰动。
    因“文化大革命”,张铁岗被延至1969年底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平顶山矿务局(1994年改为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四矿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在采煤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他日后的科研奠定了现实基础,在四矿工作时,他向矿领导提出了“由外延变内涵”的矿井技术改进方案,使矿井实现了合理集中生产,在百里矿区第一个建成了百万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把矿井生产能力由原来的60万吨提高到240万吨,年增利润6000万元。为此,矿务局领导“点名”把他“借”到设计院,参加全局矿井的技术改造设计及会审工作。1983年7月,张铁岗刚刚担任九矿工程师,便碰上三采区大火。过去常用黄土灌浆灭火,但山地黄土奇缺,他大胆采用了附近姚孟电厂的废粉煤灰代替黄土灭火,便很快扑灭了大火。他创建的这种“粉煤灰灭火法”,后来在全国得到了推广。1992年张铁岗调任大庄矿矿长。这个矿被称为是矿区的“西伯利亚”,外部环境和生产条件都很差,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了生产布局,改造了暗斜井工程,大大提高了矿井提升能力,把生产90万吨的矿井提高到145万吨。一年后,大庄矿6项经济技术指标跨进了全国先进行列。
    平顶山矿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的瓦斯重灾区,历史上曾经发生6次大的瓦斯事故,死亡536人,给矿区带了了沉重地灾难。1996年下半年,张铁岗接任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并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及其装备的研究”的课题,他深入矿井第一线进行调查,从瓦斯的预测、防突,分级、防治、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针对矿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引进先进的瓦斯抽放装备,使矿区的瓦斯抽放量由过去的400万立方米激增到3400万立方米,增速居全国第一。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把他提出的瓦斯抽放的研究思路,纳入了治理瓦斯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12字方针。在他的主持下,平煤集团百万吨死亡率由1996年的5.16下降到2003年的0.11 ,连续八年无瓦斯重大事故。平煤集团“九五”期间增加产值16.1亿元,增加利税5.9亿元。经国家验收,张铁钢主持的“九五”攻关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研究开发的家属装备还在韩城、淮南、邢台、开滦等16个煤矿企业集团的40多个矿井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陈祖煜院士

    中国科学院(2005)

      简介:
      陈祖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
      个人履历
      1979~1981年,加拿大Alberta大学土木系进修,师从国际岩土工程界知名学者Morgstern教授。
      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1年至今,在中国水科院工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澳大利亚莫纳西(Monash)大学客座教授。
      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8年第10届国际滑坡与工程边坡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4月24日受聘于北航土木工程系做兼职教授。
      成就及荣誉
      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关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大奖、黄文熙讲座撰稿人等国内岩土届的最高荣誉。曾任三峡、小浪底、长江干堤加固等工程的安全鉴定、验收和咨询专家。
      发展完善了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边坡稳定分析理论;得出了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的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解析解;将有关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三维问题的求解,使边坡三维稳定分析成为现实可行;先后提出并解决了小湾、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编制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STAB已形成一个具有141个应用单位的用户网。并成为汶川地震专家组成员。
      2009年1月,根据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亚洲区成员国和国际学会主席投票表决结果,该学会秘书长泰勒教授( R Neil Taylor) 近日到致函各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宣布陈祖煜院士当选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副主席(亚洲区主席),任期为2009年10月~2013年。
      陈院士是我国岩土工程界首次在该国际学会担任核心领导职务的学者。


      相关事件
      中科院院士摔成高位截瘫
      日前我国著名岩土工程专家、67岁的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在深圳机场候机室之间的一段斜坡上摔成高位截瘫,转到广州进行手术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康复后能否行走尚待观察。他的受伤已经影响到我国三峡地质灾害等多个研究项目。
      摔倒
      2010年5月10日上午8时30分,陈祖煜院士在深圳机场推着行李车走过A、B两个候机楼之间一段连廊的斜坡时摔倒,脸部重重地撞在行李车的栏杆上,当场感到四肢不能动,双手麻木。机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将其送到当地的医院,经诊断为“颈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鼻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势严重,已造成了四肢瘫痪。次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尹庆水应邀紧急到深圳会诊,最后两地医学专家决定立即将陈祖煜转到广州救治。
      手术
      2010年5月11日晚上,医院给他做了颈前路减压和植骨内固定的紧急手术。昨日记者到病房见到陈祖煜已经能斜躺在病床上,手部能够自由比划,下肢也可以轻微运动。据了解,目前他四肢运动感觉已经有所恢复,但不太可能完全恢复到正常。
      事业
      陈祖煜告诉记者,自己手头上还有多个重大研究项目在开展,包括三峡地质灾害项目,现在项目受到影响,只能靠他的助手和学生们来完成了,至于这次受伤的经过,他无奈地说:“如果机场斜坡中间改成楼梯,留下两侧是斜坡就好了。”
      在陈祖煜旁边陪护的儿子陈裕称,这次不打算追究深圳机场方面的责任。
  • 袁亮院士

    中国工程院(2009)

    袁亮1960.6.30—,安徽金寨人,著名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现任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袁亮院士长期从事煤炭开采及煤矿瓦斯治理研究工作,曾任淮南矿业集团(原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长达15年,是我国煤与瓦斯共采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开创性提出了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工艺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并在淮南矿区首次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重大突破。

    创建了我国首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将研究成果在全国煤炭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我国和世界低透气性煤层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发展,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完成“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其中排名第一3项),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奖”、“能源大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世界采矿大会突出贡献奖”、“中国专利金奖”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先后获国家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出版《松软低透煤层群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201505141116525.jpg



  • 龚晓南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1)

    龚晓南,男,194410月生。浙江金华人。1967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国防科委8601工程处从事道路、桥梁、土建等工程的施工、设计和管理工作。1981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学位,19849月获博士学位,成为浙江省和我国岩土工程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1986年底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Karlsruhe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88年春回国,同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主任《地基处理》编/委会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软粘土工程学、土塑性力学、地基处理技术与复合地基理论、深基坑工程和土工计算机分析等。已出版著作18部,主编学术论文集16部,发表论文249篇,已培养硕士26位,博士30位。

      2011年增选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工程院院士。

     

    龚晓南教授在复合地基和地基处理理论及工程实践,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基坑围护设计、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土木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2年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 1992年出版了国内外第一部复合地基专著《复合地基》,首次提出广义复合地基理论框架。2002年出版《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完善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体系。自1991年起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多项工程。在广义复合地基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已被业界广泛引用。《广义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项目2003年通过鉴定,总体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参加一系列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咨询与设计工作。1984年参加组织编写《地基处理手册》,1990年创办《地基处理》刊物, 2000年主编《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2004年主编《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长期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工作。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1998),主持多项深、大基坑工程设计。在《深埋重力门架式围护结构性状研究与应用》和《软土地基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和控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基坑工程设计水平。主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作为浙江大学分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受施工扰动影的土体环境稳定理论和控制方法》研究工作。该项目获200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解决各地多项工程因基础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长期从事软粘土地基性状研究,将本构理论、滑移线场理论和极限分析法在土工中的应用融为一体,编著《土塑性力学》促进了塑性理论在土工中的应用。著《高等土力学》、主编《土工计算机分析》。主持多项工程的加固和纠倾工作。自1984年相继开设了高等土力学、土塑性力学、工程材料本构方程、计算土力学、地基处理技术和广义复合地基理论等研究生课程,相继出版的教材得到广泛好评。

     

    1986年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Karlsruhe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同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龚晓南教授在复合地基和地基处理理论及工程实践,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基坑围护设计、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土木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2年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 1992年出版了国内外第一部复合地基专著《复合地基》,首次提出广义复合地基理论框架。2002年出版《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完善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体系。自1991年起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多项工程。在广义复合地基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已被业界广泛引用。《广义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项目2003年通过鉴定,总体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参加一系列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咨询与设计工作。1984年参加组织编写《地基处理手册》,1990年创办《地基处理》刊物, 2000年主编《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2004年主编《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长期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工作。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1998),主持多项深、大基坑工程设计。在《深埋重力门架式围护结构性状研究与应用》和《软土地基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和控制方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基坑工程设计水平。主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作为浙江大学分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受施工扰动影的土体环境稳定理论和控制方法》研究工作。该项目获200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解决各地多项工程因基础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长期从事软粘土地基性状研究,将本构理论、滑移线场理论和极限分析法在土工中的应用融为一体,编著《土塑性力学》促进了塑性理论在土工中的应用。著《高等土力学》、主编《土工计算机分析》。主持多项工程的加固和纠倾工作。自1984年相继开设了高等土力学、土塑性力学、工程材料本构方程、计算土力学、地基处理技术和广义复合地基理论等研究生课程,相继出版的教材得到广泛好评。已指导硕士58名,博士58名。发表刊物论文和专题报告等300余篇,出版著作26部。

  • 蔡美峰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3)

    蔡美峰院士.jpg

      蔡美峰(1943.5.18- )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专家。江苏省如东县人。196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获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岩石力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我国矿山地应力测量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首次开发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应力测量技术,提出了以地应力为基础的采矿设计优化的技术体系、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和矿山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控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后20多名、博士90多名,硕士50多名,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何满潮院士

    中国科学院(2013)

    何满潮1.jpg

    何满潮

      何满潮,中国科学院院士[1],博士,教授职称,硕、博士生导师。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1981年本科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师从谭周地教授并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系,获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主要从事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研究,建立了以软岩变形力学机制为核心的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支护技术方法。

      主要成果

      在软岩工程方面,针对巷道工程中事故率最高的软岩巷道工程和软岩边坡工程中发生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找出了软岩巷道13种变形力学机制及其支护力学对策,解决了软岩复合型变形机制转化为单一型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软岩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形成了软岩工程力学理论体系;修正了国际公认的Sarma公式,解决了复杂岩体结构和非齐次边界条件的软岩边坡稳态评价关键技术。成果在煤炭、水电、国防等31项工程中应用,其中救活了2个因软岩问题而停产的矿井,改进了安太堡露天矿美国公司的总体边坡设计,终止了加拿大公司在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工程的错误设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软岩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地热工程方面,为解决城市能源污染以及地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热污染、化学污染,地表沉陷,投资高、利用率低,无经济效益等突出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地表地下工程一体化设计新方法解决了贫热地区

      多源联动供热及深部地层储能反季节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在天津、北京、河北、黑龙江、陕西、吉林、内蒙古、山东等8个省市得到应用。新设计、新工艺的应用,使我国在地热利用中的地热直接利用量、最佳利用率与最低回水温度三个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同时,有效地保护了资源与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在地下资源可持续开采研究方面,为实现地下资源开采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现场专家合作,建立了地下煤炭资源可持续开采理论模型以及满足代际公平原则的煤炭企业的开采效益控制方程和环境损伤容量控制方程;提出了进行地下资源开采的SM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在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地下煤炭可持续开采中得到应用,在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研究中得到深化。

      获奖情况:

      国家级奖励(5项):

      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峡库区巨型古滑体稳态预测预报及信息化选址技术,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部煤矿高温热害治理技术及其装备系统,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岩石力学与工程,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连续荣获2007年、200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省部级一等奖(4项):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技术研究,200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及其应用,1998年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巴东地区巨型软岩滑坡稳定预测预报系统,2004年国家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4项):广西那龙煤矿二号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究,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究,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大雁矿务局三矿大井西二采区回风下山深部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1997年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抚顺石油一厂地基稳定性分析,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6年6月2日,何满潮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