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分类 | 入会条件 |
学生会员 (50元/年,200元/届) |
与本会专业有关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 |
普通会员 (100元/年,400元/届) |
具有相当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等以上技术职称及相当水平的科技人员 |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从事岩石力学科技工作三年以上或自学成才并有较多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学术水平者 | |
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 | |
热心和积极支持本会工作、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科研管理和组织工作者 | |
资深会员 (资深会员终身免交会费) |
凡对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和工程建设有重大贡献的会员 |
凡对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学会建设、组织管理和学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 | |
外籍或海外专家、学者,凡对岩石力学学科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具有较高学术威望并关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发展和交流者 | |
终身会员 (一次性交纳5000元)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愿意长期参加学会活动,热心和积极支持本会工作、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开发、积极参加学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均可申请为终身会员并颁发证书 |
终身会员须一次性交纳会费 | |
外籍会员 (125元/年,500元/四年) |
在学术上有较高成就,对我国友好,并愿意与本会联系、交往和合作的外籍科技工作者,可申请成为外籍会员;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科技工作者申请成为会员,参照外籍会员管理 |
会员权利/会员义务 | 内容 |
会员权利 | 享有本学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学生会员除外) |
优惠参加本学会或学会分支机构主办的活动 | |
优惠或无偿获得本会提供的信息或技术报告 | |
优惠或无偿获得本会提供的出版物 | |
对本学会工作有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 |
资深会员、终身会员的权利、义务等有另文规定 | |
会员义务 | 遵守本会的章程和各项规定 |
按规定向本会交纳会费 | |
积极宣传并参与本会的各项活动 | |
为本会的发展献策出力 | |
联络方式更改时及时通知本会 |
学生会员
· 有参加学会主办的青年科技奖、优秀论文等的评奖活动的资格
· 有权参加由学会主办的各种培训班、研讨班、远程教学等各种继续教育活动
· 浏览学会网站中只对会员提供的频道
· 参加学会主办的学术活动时会议注册费给予20元优惠
普通会员
· 获赠阅《岩石力学与工程动态》电子版
· 有参加学会主办的青年科技奖、优秀论文等的评奖活动的资格
· 有权参加由学会主办的各种培训班、研讨班、资格认证、远程教学等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并获得学会颁发的相应证书
· 可以浏览学会网站中只对会员提供的频道
· 参加学会主办的学术活动时会议注册费给予50元优惠
· 在《学报》中发表论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表
资深会员、终身会员可获得的服务有另文规定
功能正在完善中!
会员审核:冯老师 010-82998164
会费发票:张老师 010-62007351
编号 |
机构名称 |
理事长 主任委员 |
秘书长 |
|
A 工作委员会(6 个) |
||||
A01 |
编辑工作委员会 |
冯夏庭 |
佘诗刚 |
|
A02 |
技术咨询工作委员会 |
李成江 |
杨志银 |
|
A03 |
教育工作委员会 |
王 媛 |
王金安 |
|
A04 |
青年工作委员会 |
谢雄耀 |
黄 昕 |
|
A05 |
学术评议工作委员会 |
钱七虎 |
方祖烈 010-82998165 |
|
A06 |
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 |
唐春安 |
梁正召 |
|
B 专业委员会(13 个) |
||||
B01 |
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 |
何昌荣 |
周永胜 |
|
B02 |
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 |
杨 强 |
刘耀儒 |
|
B03 |
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 |
王旭东 |
赵林毅 |
|
B04 |
岩石力学测试专业委员会 |
邬爱清 |
朱杰兵 |
|
B05 |
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 |
李夕兵 |
赵伏军 |
|
B06 |
工程实例专业委员会 |
郑炳旭 |
李战军 |
|
B07 |
深层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 |
陈 勉 |
卢运虎 |
|
B08 |
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 |
王 驹 |
陈亮 |
|
B09 |
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
李海波 |
黄理兴 |
|
B10 |
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 |
盛 谦 |
焦玉勇 |
|
B11 |
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 |
谢富仁 |
田家勇 |
|
B12 |
地下物流专业委员会 |
俞明健 |
范益群 |
|
B13 |
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
沈春勇 |
杨桃萍 |
|
C 分会(13 个) |
||||
C01 |
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 |
刘泉声 |
郭志飚 |
|
C02 |
锚固与注浆分会 |
杨晓东 |
王武现 |
|
C03 |
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 |
周文波 |
吕建中 |
|
C04 |
地下工程分会 |
李术才 |
张强勇 |
|
C05 |
地下空间分会 |
陈志龙 |
郭东军 |
|
C06 |
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
戚承志 |
王源 |
|
C07 |
环境岩土工程分会 |
刘汉龙 |
陈育民 |
|
C08 |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 |
朱合华 |
李晓军 |
|
C09 |
大同分会 |
于 斌 |
赵 军 |
|
C10 |
东北分会 |
赵 文 |
于庆磊 |
|
C11 |
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分会 |
冯夏庭 宋胜武 |
王者超 |
|
C12 |
红层工程分会 |
|
|
|
C13 |
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 |
|
|
|
D 地方学会(19 个) |
||||
D01 |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刘松玉 |
王 源 |
|
D02 |
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杜时贵 |
罗战友 |
|
D03 |
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郭熙灵 |
黄书岭 |
|
D04 |
河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刘汉东 |
刘海宁 |
|
D05 |
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李夕兵 |
宫凤强 |
|
D06 |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曹洪 |
潘弘 |
|
D0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张信贵 |
马少坤 |
|
D0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侍克斌 |
张远芳 |
|
D09 |
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张宗亮 |
严 磊 |
|
D10 |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潘继录 |
杨桃萍 |
|
D11 |
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宋胜武 |
施裕兵 |
|
D12 |
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刘新荣 |
钟祖良 |
|
D13 |
山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郭惟嘉 |
陈绍杰 |
|
D14 |
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赵阳升 |
梁卫国 |
|
D15 |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李宁 |
张志强 |
|
D16 |
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朱本珍 |
熊治文 |
|
D17 |
海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李夕兵 |
孙凯 |
|
D18 |
安徽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空缺 |
马芹永 |
|
D19 |
江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周创兵 |
钟文 |
编号 | 机构名称 | 理事长主任委员 | 秘书长 |
A工作委员会(6个) | |||
A01 | 编辑工作委员会 | 冯夏庭 | 佘诗刚 |
B专业委员会(13个) | |||
B01 | 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 | 何昌荣 | 佘诗刚 |
C分会(13个) | |||
B01 | 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 | 刘泉声 | 郭志飚 |
D地方学会(19个) | |||
B01 |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 刘松玉 | 王 源 |
入会条件
· 承认《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
· 该单位从事业务活动与本会专业有关,具有一定数量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的学会会员,并愿意参加学会的有关活动。
入会程序
申请加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线提交申请的同时,须提交以下书面材料:(csrme@126.com)
· 企、事业或社团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
· 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会员部受理团体会员的入会申请,并进行审查,通过后报常务理事会备案。
团体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 经批准接纳的团体会员,为学会的理事单位,有权推荐学会理事候选人。
· 有权推选代表参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监督。
· 参加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活动,并享有优先参加的权力,每一团体会员享受两人次的会议注册费优惠的权力。
· 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有关资料,获得本会编辑出版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动态》各两套。
· 在学会网站刊登单位简介及链接,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动态》刊登团体会员的介绍,并优先刊登单位新闻报道。
· 可委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提供有偿的服务,包括委托技术咨询、举办培训等。
· 获得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建立联系的国际学术组织及双边国家的学术活动信息。
· 参加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各种评奖活动。
履行义务
· 遵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 接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领导。
· 执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决议和决定。
· 承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托的任务。
· 及时反映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意见和诉求。
会费标准
· 团体会员会费为每年6000元。
· 团体会员入会后应及时缴纳本年度会费,亦可一次交纳本届(4年)的会费。连续两年不交会费者,按自动退会论,不再享受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待重新登记批准和交纳会费后,恢复其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并提供有关服务。
会费使用
· 团体会员会费的使用本着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的原则,主要用于开展团体会员活动,向团体会员提供信息资料和为会员服务。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30余年来,在各届理事会和理事长领导下,学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政部认定的AAAA类社团并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优秀科技社团”称号。以钱七虎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技精英为学会的发展和成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根据学会的章程,对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和工程建设有重大贡献者;对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学会建设、组织管理和学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均应成为我学会的资深会员,以肯定他们长期为学会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表彰他们为推动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进步、繁荣科学技术交流、带动科技创新争优、推动学会自身建设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学会将及时开展向资深会员学习的活动,希望广大会员以资深会员为楷模,努力向他们学习,团结奋斗,把学会的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取得更大的成就。
联系电话:
010-62660985 (综合办)
010-62660045(会议办)
010-62660929 (奖励办)
010-62660939 (财务)
电子信箱:
csrme@126.com (综合管理部)
csrme_ jlb@126.com (奖励办)
csrme_xueshubu@126.com (学术发展部)
csrme@163.com (国际合作部)
jianshihuicsrme@163.com(监事会)
备案号:京ICP备08100360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4909 23654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