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年鉴2017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1日 浏览数:322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1985年成立,是依法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水利水电、地质矿业、铁道交通、国防工程、灾害控制、环境保护等。截至2017年,学会设6个工作委员会、12个专业委员会和10个分会,以及19个地方学会。

  2017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个人会员数为11609人,团体会员40个;国际个人会员人数2016年增长了11%,继续保持第一;国际团体会员20个。

  2017年是学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改革,提升了学会的整体实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和中央关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紧密地把学会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中央周围,全方位开展党建强会,积极参加科协组织的党建项目和活动;整理学会发展历史和科技成果,开展创新文化建设。落实党的组织全覆盖,在地下物流专委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地面岩石工程专委会和锚固与注浆分会四个二级机构中建立了党支部。在学会网站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动态》设置"党建专栏",发布"学会党建工作通讯",组织党员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展览,发扬"红船精神",参观"遵义会议旧址"、"娄山关战役纪念馆"等,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开展党员教育。

  学会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外事活动,以扩大学会的学术视野和国际影响力。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的中国会员数增长了11%,达1643人,占国际学会总会员数的21%,保持第一大会员国地位。

  2017年ISRM年会上,经ISRM副主席何满潮院士建议,ISRM设立三大奖项:科学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和杰出工程奖;ISRM中国国家小组再次获得"最佳国家小组奖";学会理事长冯夏庭获"ISRM会士"荣誉,并在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学会获"杰出贡献奖"。标志着在多个国际组织中我国科技工作者话语权和影响地位显著提升。

  学会着力提升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搭建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2017年,在华召开的国际会议(含海峡两岸会议)6个,包括系列会议:第七届中俄论坛、第16届海峡两岸隧道会议、第5届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第15届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大会和国际地下物流学术会议等;此外,组织召开了"会、展、赛"一体化的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召开了岩石动力学、软岩工程、地面岩石工程、试验及测试技术、公路隧道等15个全国系列专题学术会议。

  学会积极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科技奖励品牌建设,设立了三大科学技术奖和系列人才奖,与青年双创大赛、青年人才托举及人才举荐相结合,实现了对各年龄段人才奖励的全覆盖。成功开展了第八届学会科学技术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和第二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奖的评选。

  2017年,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着眼于未来城市建设岩土工程关键问题,打造岩土工程未来之星,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同时依托学会的专业优势和专家优势,为青年人才搭建国内外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名师联合培养平台,选拔并鼓励青年托举人才参与国际组织工作;连续三年资助后备人才出访,2017年再资助9人;从"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发现和展露青年托举人才推荐参选ISRM罗哈奖(Rocha Medal)"。2017年,获得中国科协青托项目2个名额资助,4个自筹经费名额。以青托人员为主承办中国科协3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学会重视人才举荐工作。推荐3名专家上报中国科协两院院士候选人提名;推选冯夏庭、何满潮、刘汉龙三人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推选1人报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推选2人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

  学会加强精品期刊建设,充分发挥精品期刊引领学科发展作用,继续保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先进地位和《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良好发展势头,保持《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行业发展引领特色。2017年完成了《年鉴》编纂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动态》彩色改版,出版了《英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大辞典》电子版。为帮助会员把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动态,共同促进学科发展,学会组织编写完成了2016-2017《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第二辑)。

  在为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科学决策服务方面,继续发挥学会在科技评价和科技咨询中的权威作用。作为第三方评价,学会科技成果鉴定方面已形成品牌优势。2017年先后组织完成"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20项科技成果鉴定,相比2016年增长53%。以钱七虎院士和冯夏庭理事长为首的专家组,就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顶拱深层变形问题等重大工程难题进行现场决策咨询。2017年11月,何满潮院士建立"延安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为解决西部地区能源与环境问题发挥作用。

  2017年,学会团标编制工作初见成效,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结构体系、工作细则、简要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条例等系列的团标管理办法。组织 "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岩石破碎专委会"开展团标编制试点示范工作,制定了《岩石动力特性试验规程》。

  学会稳步推进创新联盟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主推的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已纳入2016年国务院7号文件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文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又进入中科院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科发学部字〔2017〕85号)。为了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等共同成立了"中国矿业知识产权联盟";由学会相关二级机构成立了"中国智慧基础设施联盟"和"中国地下物流创新与产业化联盟"。

  学会在综合治理改革方面取得新进展。制订和完成了一批新的规章制度或条例,强化学会自身建设,如:《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关于实施年报制度的有关规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议管理条例(试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工作条例(试行)》等。为全面实现学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会继续强化理事履职意识,明确学会领导分工,确保学会各项重要任务都有专人负责,落到实处。大胆改革秘书处,设立党建宣传部和人才事业部,适应新时期科技社团开展"四服务、一加强"工作的需要。

  学会制定了学术会议的 "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的改革方向,号召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和各省学会从2018年起合力办好总会的学术年会。学会以9月20日在济南召开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2017年会"为试点,实现"技术培训-学术报告-工业展览"三位一体,积累了成功经验。

  2017年积极开展科普工作,继续推进科普基地建设,设立"龙游石窟"为学会科普基地,调研了以地下工程为主的"蛇蟠岛"和以滑坡试验场为主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及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

  2017年是学会换届后的第一年,面临诸多挑战和改革,学会将继续努力,深入贯彻落实19大精神,按照中国科协对科技社团建设的总体要求,团结奋进,把学会的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