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简宁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浏览数:59
座右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项目导师:蔡美峰院士、何满潮院士、赵阳升院士
刘简宁,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秘书(兼职)、山西省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副总工程师(挂职)、深部国重实验室能源中心(贵阳)副总工程师(挂职),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软岩巷道支护、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方面的研究工作,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完成了多项110工法、N00工法及N00矿井工业化试验,研发了N00工法关键技术及配套智能化装备系统,揭示了110/N00工法平衡开采机理,推动了我国无煤柱开采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先后主持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项目等8项项目。参编专著2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发表SCI论文16篇。担任《Geohazard Mechanics》青年编委、《Materials》客座主编,荣获第24届中国专利金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奖励3项。
项目导师:蔡美峰院士、何满潮院士、赵阳升院士
刘简宁,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秘书(兼职)、山西省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副总工程师(挂职)、深部国重实验室能源中心(贵阳)副总工程师(挂职),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软岩巷道支护、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方面的研究工作,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完成了多项110工法、N00工法及N00矿井工业化试验,研发了N00工法关键技术及配套智能化装备系统,揭示了110/N00工法平衡开采机理,推动了我国无煤柱开采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先后主持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项目等8项项目。参编专著2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发表SCI论文16篇。担任《Geohazard Mechanics》青年编委、《Materials》客座主编,荣获第24届中国专利金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奖励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