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国际事务工作座谈会在沪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浏览数:2140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事务工作座谈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ISRM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何满潮院士,ISRM中国国家小组执行主席朱合华院士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朱合华院士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此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国际事务在学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国际化视野和多边合作是推动岩石力学领域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学会要进一步支持国际交流,尤其是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与科研成果的国际推广方面,要提出更加系统的规划和举措。
来自10个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专委会及1个国际岩土工程联盟(FedIGS)专委会的主席、秘书长对2024年度组织参与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2025年工作计划,内容包含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野外考察、联合创办学术期刊和建设国际实验室等。汇报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科学家在担任ISRM、FedIGS专委会负责人期间做出的突出成绩,并对2025年度工作做了详实的计划。
与会代表围绕2025年度重要国际会议出访规划、期刊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发展,依然是一项重要课题。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ICGdR理事长汪发武院士,ISRM副主席张丰收教授,ISRM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唐春安、杨更社、张世殊、赵志宏、刘春、王利戈,ISRM岩石风化与侵蚀专委会主席黄艳利、非连续变形分析专委会主席焦玉勇、赵高峰,超深岩体力学与工程专委会秘书长冯子军等,以及国际事务秘书处在沪全体副秘书长共计35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学会国际事务秘书处秘书长王焯主持。
本次会议就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及合作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全面部署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中国国家小组在2025年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明晰了岩石力学领域国际化的战略路径。在学会党委、理事会和ISRM中国国家小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全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事务工作座谈会会场
何满潮院士深入浅出的探讨了开放科学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他通过对科技发展历史的回顾,结合岩石力学领域的实际需求,强调了知识共享和学术合作对学科进步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科技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研究人员需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聚力攻关学科前沿难题,以实际行动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朱合华院士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此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国际事务在学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国际化视野和多边合作是推动岩石力学领域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学会要进一步支持国际交流,尤其是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与科研成果的国际推广方面,要提出更加系统的规划和举措。
来自10个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专委会及1个国际岩土工程联盟(FedIGS)专委会的主席、秘书长对2024年度组织参与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2025年工作计划,内容包含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野外考察、联合创办学术期刊和建设国际实验室等。汇报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科学家在担任ISRM、FedIGS专委会负责人期间做出的突出成绩,并对2025年度工作做了详实的计划。
与会代表围绕2025年度重要国际会议出访规划、期刊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发展,依然是一项重要课题。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ICGdR理事长汪发武院士,ISRM副主席张丰收教授,ISRM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唐春安、杨更社、张世殊、赵志宏、刘春、王利戈,ISRM岩石风化与侵蚀专委会主席黄艳利、非连续变形分析专委会主席焦玉勇、赵高峰,超深岩体力学与工程专委会秘书长冯子军等,以及国际事务秘书处在沪全体副秘书长共计35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学会国际事务秘书处秘书长王焯主持。
本次会议就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及合作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全面部署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中国国家小组在2025年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明晰了岩石力学领域国际化的战略路径。在学会党委、理事会和ISRM中国国家小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全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