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资源绿色开发与地下空间储能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浏览数:107
9月27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深部资源绿色开发与地下空间储能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研讨活动由同济大学教授张丰收、山东大学教授王利戈担任执行主席,福州大学副研究员赖丰文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姚艳斌作“煤层碳封存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研究进展”报告,系统分享了煤层二氧化碳封存与煤层气高效采收协同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表示该技术为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能源开发与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中能建(北京)高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宗栋以“能源革命与绿色未来—高空风能的创新实践”为题,深入解析伞梯式高空风电的柔性结构控制与复杂流动耦合难题,为开辟高空风能利用新路径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清华大学副教授赵志宏作“深部热储工程多场耦合效应”报告,指出深部热储开发空间广阔,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自由发言环节,专家们围绕煤层CO₂封存、地热开发、高空风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其中,天津大学教授赵高峰分析了多场耦合研究数据验证痛点,强调计算模型精度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研究员吴辉探讨如何通过地热开采技术升级突破深部地热开发的瓶颈。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毛翔聚焦地热技术工程化成本控制进行深入分析,为降低地热产业落地门槛指出方向。
大家一致认为,深部资源绿色开发与地下空间储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的“压舱石”,当前面临理论突破与装备升级等挑战,未来需紧扣“三深引领”战略,强化协同创新,为“端牢能源饭碗”提供重要支撑。
会后,专家们赴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深部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技术、地下空间储能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以及绿色开发与储能一体化工程技术的研发应用进展情况。
大家一致认为,深部资源绿色开发与地下空间储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的“压舱石”,当前面临理论突破与装备升级等挑战,未来需紧扣“三深引领”战略,强化协同创新,为“端牢能源饭碗”提供重要支撑。
会后,专家们赴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深部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技术、地下空间储能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以及绿色开发与储能一体化工程技术的研发应用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