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

第一届深地储能工程学术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浏览数:1458
  7月25——27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第一届深地储能工程学术大会在宁波召开。

  25日下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召开。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发表视频致辞,他指出,深地储能技术是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核心技术之一,面对大规模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的世界性难题,成立深地储能分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学会党工委副书记、代理秘书长景海河教授出席会议并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的批复文件。任命马洪岭同志为深地储能分会党的工作小组书记,丰土根、蒋中明、杨科、张彬、高保彬、张国华、陈平志和岑夺丰8位同志为党的工作小组委员。

  宁波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世勋教授代表支撑单位致辞,他表示,宁波大学作为分会的支撑单位将为深地储能分会提供多方面支持,保障分会日常运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工作条例》,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杨春和当选为理事长,夏才初为执行理事长,万明忠、张敬、曹校勇、孙冠华、马洪岭、刘人太当选为副理事长,岑夺丰当选为秘书长,徐晨、许明楠当选为副秘书长。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300多名会员代表。分会执行理事长、宁波大学夏才初教授主持会议。分会秘书长、宁波大学岩石力学研究所岑夺丰副研究员介绍了分会筹备工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宁波大学共同发起,于2024年11月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批复同意成立,秘书处设于宁波大学。

  26日,第一届深地储能工程学术大会开幕。受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委托,学会副理事长杜时贵院士表学会致辞。他指出,希望通过深地储能分会这个学术平台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深度融合,并将这一学术盛会持续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

  学会副理事长、深地储能分会新任理事长杨春和院士特别强调人工洞室压缩空气储能的研发紧迫性,这一观点引发500余名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宁波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倪跃忠代表宁波市科技局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宁波始终将“能源结构转型”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也将新能源的开发储运作为“510”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领域。宁波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世勋教授致欢迎辞表示,深地储能技术的发展需要集众智、聚合力,衷心期待与会代表通过大会搭建的交流平台深入交流合作、共谋技术突破。

  第一届深地储能工程学术大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储能分会主办,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承办,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2家单位协办。5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组织学术报告68场,主题是“建造倒逼科研和创新的深地储能工程”,涵盖人工地下洞室压缩空气储能、盐穴储能、以及其他类型深地储能等议题。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调整和变革,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在此背景下,成立深地储能分会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举措。深地储能分会将重点聚焦深地储能工程的密封和结构、建造方法与技术、监测与运维技术及装备等,为深地储能领域的广大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提供科学研究、产学研交流合作等服务,积极推进深地储能的理论创新、技术研发、装备集成和应用推广。深地储能分会的成立以及第一届深地储能工程学术大会的召开,不仅彰显了学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担当,更凝聚着行业对压缩空气储能等前沿技术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