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智惠兰州"国家兰海高速公路卡脖子工程"木寨岭隧道"论坛在甘肃永靖召开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9日 浏览数:3457
  9月16日至18日,"科创中国·智惠兰州"国家兰海高速公路卡脖子工程"木寨岭隧道"论坛在甘肃永靖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和"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共同主办。

1.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中国公路学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社宁,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富元,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贵玉,甘肃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赵旭,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重存,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乔小兵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97岁高龄的孙钧先生专程为会议的召开发来视频贺词。开幕式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杨晓杰教授主持。

2.jpg

  何满潮院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指出,2023年7月6日,全长2600km的兰海高速公路的卡脖子工程--木寨岭隧道胜利贯通,宣告了"米级"软岩大变形这一世界难题的最终攻克,成就了公路隧道建设史上的传奇,它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级软岩难题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至此,G75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最后一只"拦路虎"被清除,预示着这条中国南北向的高速大通道即将实现全线贯通运营。8年来,全体建设者发扬"崇尚自然、自主创新、攻坚克难、担当奉献"的木寨岭奋斗精神,矢志创新、躬耕不辍,塑造了木寨岭品牌,树立了行业丰碑,以合众之力趟出了一条交通强国的韧性之路。
  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学会在两任理事长、两代院士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智库专家团队作用,高效配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力量,助力中国兰海南北大动脉"卡脖子"工程--木寨岭隧道工程顺利通车,就是以实际行动对党中央精神的贯彻与落实。
  他认为,此次论坛在"科创中国"的平台上,以学术论坛的方式总结木寨岭经验,提炼木寨岭工法,宣传木寨岭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他要求,学会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木寨岭精神,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攻坚克难,矢志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澎湃动力;主动作为、勇于奋斗,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

3.jpg

  周海涛副理事长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公路隧道从2015年1.4万座,发展到2020年末21316座,增长53.2%。其中特长隧道增长87.3%,长隧道增长26.5%,中、短隧道增长60%以上,特长隧道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十四五"前两年,这一趋势继续保持。近年来,甘肃省公航旅集团高度重视隧道工程科技创新,并在木寨岭隧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4.jpg

  王贵玉在致辞中表示,预计到2035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将达到4.8万公里,与全国一道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快货物流圈。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帮助,希望院士专家学者们为甘肃交通运输发展把脉开方,共谋良策,为打造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慧、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何满潮、王复明、李术才、朱合华四位院士,分别以《感悟"木寨岭工法"--隧道开挖补偿法》《地下工程水灾变防控技术的发展》《地下工程突水突泥预测与控制》《岩体隧道围岩快速识别与动态安全控制分析》为题作特邀报告。此外组织了5个木寨岭隧道和6个重点难点大变形隧道的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实践报告。

5.jpg

  何满潮院士为大会做总结讲话,他肯定了本次会议成效,并带领大家溯源了软岩学科的历史源头与发展历程,明确了软岩的概念和膨胀性软岩、高应力软岩、节理化软岩和复合型软岩四种软岩类型及分类方法。
  他认为,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只有实践才是可信的。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不在高楼大厦,而在工程实践中,在科学的实验中。面对各类工程问题难题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讨解决方案。
  他指出,早期科学的封闭性导致了很多问题,低水平重复研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已经迈进数据共享、知识的量变到质变,共同研究的群体智慧时代,科学研究逐渐走向开放科学阶段,并通过科学共同体实现自治。
  他要求,学会要贯彻"开放科学"理念,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和知识共享平台,构建开放科学生态。
  最后,何院士以《道德经》第48章与大家共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勉励科技工作者要践行从做学问到悟道的转变。

6.jpg

  来自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分会、甘肃省公路学会、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
  论坛设置科技创新展区,展示木寨岭隧道开展科研攻关的艰辛历程,以及对木寨岭隧道代表性围岩、建设过程中应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7.jpg

  会后,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及全体参建者将赴木寨岭隧道、刘家峡大坝地下厂房洞室群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