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钟世航先生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 浏览数:407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地下工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协岩土工程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钟世航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82岁。钟世航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岩石力学和地球物理领域的巨大损失,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思念。

  钟世航,1940年生,籍贯福建古田,畲族。1962年,自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曾任铁建所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等。
  钟世航先生自退休后成立了"钟世航工作室",继续为攻克浅层地质勘察、岩溶及中小溶洞探查、城市抗强干扰探查、岩土工程精细探查及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等领域中的"疑难杂症"而艰苦奋斗。同时,钟世航先生亦是山东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和长安大学等行业一流高校的特聘客座教授,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与人才培养鞠躬尽瘁。

  钟世航先生一生主要从事:
  (1)环境及工程地球物理、工程检测、文物保护及田野考古物探工作、物探新技术和仪器研制。研究用微电测深法检测喷射混凝土等薄层混凝土厚度,研制了砂浆锚杆质量检测仪及方法,他发明的极小偏移距单点地震高频反射连续剖面法-陆地声纳法不仅成为隧道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和他推出的微分电测深法相结合,在探浅薄层、地震静校浅层参数测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钟世航先生9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进行隧道施工质量及现状探查,主持检测过公、铁路隧道70余座,仅雷达测线长近400km。
  (2)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理论、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的科研工作,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反馈、质量检测、咨询等,参加过20余座隧道(含试验段)全程的施工工作。1980年的成果"砂浆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支护作用",为在土质隧道中采用锚杆支护开了先河,并奠定了实践基础。由他提出的大断面开挖、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方案、并任全隧洞施工技术指导的引滦入津长9.7km的输水隧洞工程,在2年内顺利完工,工程获国家金奖。他于1982年6月提出的"对浅埋土质隧道采用大断面(正台阶)开挖、留核心土、喷锚网加栅钢拱早期大刚度支护、以限制变形为主的基本理念及设计、施工方案",被中铁隧道局采用并任现场施工三人领导组成员,在军都山隧道700m浅埋土夹砂层段采用获得成功;成果推广到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等地铁工程中。由他负责设计和勘查的宁波招宝山大断面双洞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是我国第一座超小净距隧道。

浅埋黄土质双线铁路隧道施工新技术第一完成人钟世航先生

  2022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编著礼赞o科学家精神(三)之"岩土工程情未了,科技创新路不停"中记录了钟世航先生从业60年的工作历程和丰硕的技术成果。超额践行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初心与承诺。
  钟世航先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文物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项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南昆铁路科技一等奖1项、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一等奖1项。共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180余篇,发表《陆地声纳法》、《探地雷达地质探查及检测技术》等专著。

钟世航先生地质勘查、地质预报外业工作风采

青年时期钟世航先生

钟世航先生演奏锯琴

钟世航先生学术大会风采
  钟世航先生一生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不吝授业,解惑无数。钟世航先生为岩土工程和地球物理事业躬耕一生,兢兢业业,成果斐然,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为行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奋进发光,超额践行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初心与承诺。钟世航先生甘于奉献、严谨求真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永远怀念他!

  山常青,水长流,斯人已去,风骨长存!
  钟世航先生千古!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