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工程数字化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浏览数:5450
  为加快培养深地工程数字化领域高端技术人才,提升重大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深地工程数字化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于2022年9月26~30日在武汉成功举办。
  本次研修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并网络同步直播形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行业领域的高校教师、企事业单位高管、企业技术骨干和广大学生等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班课程,课程直播累计线上观看超3万人次,得到业内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本次课程的开展,有助岩体力学数字化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相关知识领域、提升创新水平。
  9月27日上午,高级研修班的开班仪式在武汉岩土所研发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武汉岩土所副所长盛谦研究员致欢迎辞,他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参加高级研修班的授课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特邀嘉宾、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院士在对研修班的寄语中表示,此次研修班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科技问题"指示精神,推进深地工程数字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长杨晓杰教授对本次研修班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研修班组委会主席潘鹏志研究员介绍了深地工程数字化学科发展态势与本次研修班的课程设置。

1.jpg

研修班开班仪式
  本次研修班课程由室内试验、现场监测、理论模型、数值计算与技术转移转化(工程应用)五个部分组成。
  室内试验课程部分由武汉岩土所李邵军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晓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鞠杨教授、武汉岩土所陈炳瑞研究员、中南大学董陇军教授、武汉岩土所江权研究员等,分别介绍了岩土体破裂过程CT实时成像试验技术、数字岩心重构方法及应用、深部工程岩爆微震监测与分析、岩体声源监测及应用、岩石与结构面剪切试验与分析技术。
  现场监测课程部分由武汉岩土所徐鼎平研究员主持。山东大学李利平教授、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陶志刚教授、武汉岩土所丰光亮副研究员、韩增强副研究员等,分别介绍了不良地质预报和灾变监测预警、岩土界面光纤传感测试技术、跨断层界面牛顿力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深部工程岩爆微震预警与防控技术和数字钻孔摄像及波速测试技术。
  理论模型课程部分由武汉岩土所董毅研究员主持。重庆大学周小平教授、天津大学李明超教授和韩帅博士、东北大学的杨成祥教授、广西大学苏国韶教授等,分别介绍了深部工程岩体强度理论与本构模型、复杂工程地质大数据三维实景编录与智能挖掘分析、深部工程参数和地应力智能反演、深部工程岩爆灾害孕育机制与定量化预测。
  数值计算课程部分由武汉岩土所孙冠华研究员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世海研究员、武汉岩土所潘鹏志研究员、南京大学刘春教授等,分别介绍了数值实验-第三种科学研究方法、连续非连续计算方法理论和工程科学属性及特点、工程岩体破坏过程局部化分析方法与应用、高性能离散元软件MatDEM的深部工程应用。
  技术转移转化(工程应用)课程部分,由长江科学院丁秀丽副院长、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齐庆新研究员、武汉岩土所徐鼎平研究员、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青富高工等专家进行授课,分别介绍了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卸荷围岩破坏模式预测与稳定控制、透明矿山与冲击地压防控、典型地下工程开挖支护方案优化分析和黄登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及支护措施研究与实践。
  本次研修班举办了国产自主研发数字化仿真模拟软件CASRock与MatDEM,以及SSS微震监测系统等软件和硬件培训。本次培训首次汇集了国内目前著名的多个自主研发软件,培训班学员都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本次研修班还设立了数字科学与岩土力学前沿交叉青年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深地工程数字化领域青年学者参会。论坛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岩土功能材料、极端环境岩土体力学等前沿课题展开。与会青年学者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9月30日下午,研修班学员参观了武汉岩土所数字化现场与试验设备,完成了高级研修班课程的结业考试,在领导、专家和学员的热烈掌声中,本次高级研修班圆满闭幕。

2.jpg

部分线上授课专家

3.jpg

部分线下授课专家和主持人

4.jpg

软硬件设备技术转移转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