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发宁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党发宁,1962年10月,中共党员,西安理工大学土木一级博士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自1998年博士毕业至今,扎根西部,潜心岩土及水利工程一线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20多年。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子题及面上项目7项,主持各类纵横向科研80多项,足迹遍布西部山川,对38个大中型电站土石坝渗流控制、变形控制、抗震稳定提出优化设计建议,发表科研论文370多篇,编写主审规范8部,合著专著教材10部,多次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及水力发电科技特等奖。独立提出了变刚度有限元理论与算法;创新性建立了变介质渗流与变参数固结理论;独立提出了混凝土动载裂纹沿着能量释放较短路径发展的率相关原理,建立了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提出了黄土等体积保压触变理论和复杂应力状态结构性参数理论、非等比例相关联不同步强度折减法;建立了有限位移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理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先后讲授十余门本硕博课程,坚持一线教学,指导各类研究生200多人:带领土木专业三次通过评估,获国家一流专业、国家一流课程及本硕博国际办学资格。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创办西部土木一流专业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开拓 各种资源提高专业影响力,认真组织专业评估(认证),以评估为契机,带领专业 全体教师优化教学计划,完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拓宽专业 就业渠道,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日美澳等国高校签署合作交流协定,提高专业国际化 办学水平;作为大会主席主办了“岩土工程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黄土力学 的理论与实践专题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暨第五届 全国青年教师混凝土结构教学比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土力学大赛”等,提高 专业影响力。认真组织各类专业大赛,2016年包揽省结构大赛全部一等奖。建设陈 厚群院士工作室和张建民院士工作室,为学科与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做 出巨大贡献。设法为专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做好师资队伍补充与培养。在西部 专业办学条件比较匮乏的情形下,想尽办法弥补不足,使得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连续 三次通过评估(认证),被评为省特色专业、省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省试验教学示 范中心,首批进入国家一流专业,获本、硕、博国际办学资格。
  二、呕心沥血科研攀高峰,春风化雨教学育英才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人才。充分利用课堂、辅导等与学生 接触的机会进行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家国情怀。与学生交朋友 谈心,用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幸福是奋斗来的,在校期间的汗水才是打开人生成功之 路的钥匙。视学生如子女,向他们对比讲述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讲述当前美好 生活来之不易。与学生亦师亦友,通过座谈传授最新科研成果,巩固专业思想,树 立人生理想。自2000年至今,连续二十余年给本科生讲述《土力学》,坚持亲自指 导本科毕业设计,坚持自己改作业,自己辅导答疑,亲自带生产实习,掌握学生动 态,得到同学普遍好评。 亲自指导每届每位研究生的选题及科研过程,坚持修改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 文,经常工作到深夜,很多学生答辩时的学位论文都经历了近十次的大修。有三十 位同学从本科课堂相识,到硕士、博士一直跟随我学习,最终实现了他们人生的辉 煌梦想,2017年以最高票被研究生推举为校“最受欢迎的导师”。迄今已指导硕、 博、博后等各类研究生200多人,深受学生爱戴,学生遍布水利、土木、交通等行 业,很多学生已成长为大型国企技术骨干和领导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题及面上项目共7项,主持 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80多项,对我国38个大中型水电站土石坝的渗流控制、应力 与变形控制、抗震措施及岸坡稳定性提出了优化设计建议,发表科研论文370多篇。 编写国家规范《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50547-2020》、国家标准《赤泥堆 场岩土工程勘察标准》、陕西省《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工程勘察规范DBJ 61/T 192- 2021》、陕西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边坡治理技术规程DBJ 61/T -2022》,主审 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变形监测规范DBJ 61/T 132-2017》等8部规范。合作出版《土 的弹塑性理论基础》、《高等土力学》、《土力学》、《高拱坝抗震安全》、《Seismic Safety of High Arch Dams》、全国高等教育指定教材《工程地质及土力学》等专著 及教材10部。2022年获陕西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11);2019年获陕西高校科技 进步一等奖(4-5);2018年获陕西高校科技二等奖(3-11);2017年获陕西高校科 技二等奖(2-4);2014年获陕西科技三等奖(3-5);2010年获水力发电科技特等 奖(3-15);2002年获陕西高校科技2等奖(1-3); 2002年获陕西科技进步3等奖 (1-3)。
  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1)、独立提出了变刚度有限元理论与算 法,通过调整位能与余能在泛函中的比例达到提高有限元解题精度的目的,在有限 元计算方法的研究上做出了创新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获陕西省高校科技进步2 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深入研究了细粒土的渗流机理,创 新性的建立了变介质渗流理论、变参数固结理论及算法,适合计算淤地坝、尾矿坝 堆积增高以及堤坝管涌过程中介质与参数不断变化的渗流与固结问题,成果发表 于中国科学、岩土工程学报等一级学报,获省高校科技进步1等奖(排名第1);(3)、 独立提出了混凝土静载裂纹沿着材料的薄弱面发展的“最小耗能原理”, 动载裂纹沿着能量释放较短路径发展的“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首次建立了爆炸荷载 作用下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解释了混凝土动强度提高的机理及爆炸动强度无法 测定问题,部分成果获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特等奖(排名第3);(4)、提出了土石 坝“平衡防渗”原理,通过解析方法给出了帷幕的厚度、宽度、深度与地层渗透系数 的优化关系,成果被应用于我国四十多座大坝的渗流控制计算分析;(5)、将黄 土的固结体变增长强度与触变强度区分开来,提出了黄土等体积保压触变理论;考 虑土体现场受力条件,建立了黄土复杂应力状态结构性参数理论;(6)、建立了 结构性黄土边坡非等比例相关联不同步强度折减法;(7)、建立了有限位移条件 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极限土压力理论。
  教书育人方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高等教育研究,精心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带领土木工程专业三次通过评估(认证), 首批获批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土力学国家一流课程,“黄河流域生态土力学” 省特色线上课程,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国际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目 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本、硕、博国际办学资格的单位。任院长期间院党建被评 为“教育部标杆党委”,获评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校师德标兵先进集体。刻苦 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先后讲授了“岩土计算力学”、“土力学” 等十余门课程,一直坚持一线教学,《高拱坝抗震安全》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 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被推荐到Elsevier出版社出版, 《工程地 质及土力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指导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 200多人,很多学生已成长为211学校博导及大型国企骨干。近年来,个人获西安理 工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排名分别为(2-10)(4-8);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4-7)和二等奖(2-5),分获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师德标兵、校教学名师、校优 秀教师、“最受欢迎的导师”、“2022最美教师”、校科研先进等,2022年获陕西省委 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厅和科协联合颁发的“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张玉芳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玉芳,1965年7月,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带头人。作为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灾害防治专家,每当灾害发生,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不论是被央视报道的2018年宝成线K227崩塌抢险,还是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后陇海线抢险、2022年乐广高速K195路堤滑坡抢险,祖国各地都留下了他参与灾害抢险的脚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先后研发了“强支挡-低扰动-自锁锚”3类9项崩滑灾害防治新技术、巨型滑坡超深孔(400m)高精度(±3mm)位移自动化监测新技术,提出了崩滑灾害全过程分阶段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攻克了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难题,他的奋斗脚步从未停歇。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一、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
  张玉芳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国铁集团系统性重大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
  科研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余项。
  研究与实践密切结合,张玉芳研究员在复杂山区铁路、公路部门解决了大量工程难题,承担了包括宝成、成昆、西成高铁等铁路,云南元磨、水麻、香丽等公路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000余项,累计产值超3亿元。
  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编写行业和地方标准6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二、初心不减 坚守岗位
  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险情的及时反映要求较高,特别是遇到一些特殊事件时,上级单位要求立即整治。一直以来,凡是接到任务时,大家从未有人推迟过,通宵更是“家常便饭”。
  2018年7月以来,陕西连降特大暴雨,7月12日晚上,位于陕西西南部略阳县境内的宝成线沿途山体发生严重塌方,掩埋了线路,铁路运行中断。大动脉断了,货运、客运都受到巨大影响,必须尽快抢通。但是,坍塌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十分艰险,加上降雨依然频繁,山高坡陡,坍塌体反复坍塌,滑坡面以及左右的断裂面,也都出现持续的蠕动变化,危险岩石越来越多,现场自高处的山上,不断有落石滚下,对抢险的人和设备都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得到险情消息后,张玉芳研究员日夜兼程地赶赴现场。张玉芳研究员作为现场抢险指挥部技术专家组组长,和相关单位的现场工作人员紧急会商,不顾险情实地勘测,搜集测量数据,马不停蹄制定方案,及时为成功完成抢险任务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张玉芳研究员以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现场同仁的一致称赞。有关单位特发来感谢信,对张玉芳研究员为加快抢通线路做出的突出贡献提出表扬。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张玉芳表示:“荣誉已成为过去,成就在于未来。时光飞逝,在总结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抬头向前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迫在眉睫,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人才梯队建设,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持续钻研提升业务能力。作为长期在地质灾害防治第一线工作的研究人员,张玉芳工作兢兢业业、奋发进取,不怕吃苦、敢于担当,在他的身上充分展现了铁路科研技术领域领军人的风采。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突破了大型巨型滑坡滑面精准监测与防治关键核心技术,为降低灾害经济损失和减少灾害事故提供了技术保障。 ①重大工程滑坡灾害超深孔位移监测新技术及重大崩滑灾害预警标准首创了超深孔位移监测新技术,破解了超深孔“传感器杆件、注浆体和孔壁岩体”变形协调及传感器耐久保护等技术难题,突破了目前国内外200m监测局限,实现了大深度(孔深≥400m)和高精度(精度≤±3mm)的实时监测。成功解决了兰新客专滑面深311m(4亿方滑坡)、沪昆高铁采空诱发416m深部岩体移动、云南南景高速滑面深150m(1.1亿方滑坡)等滑面位置精准确定和灾变规律刻画的工程难题。 面向山区高铁安全标准高和变形精准控制严的需求,构建了崩滑灾害预警标准和防控对策,解决了小变形预警决策技术难题。成果应用于沪昆、兰新、成昆等十余条铁路,及时监测到2021年“5.31”兰新客专巨型滑坡突变事件,及时预警控车,避免了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 ②深埋低锚强支挡新技术 开发了深埋低锚变截面抗滑桩新型强支挡结构,优化结构受力模式,成倍提升抗滑能力,突破传统抗滑桩的抗滑极限,成功解决了南昆铁路小得江车站500万方、福建永武高速公路箭丰尾1000万方等巨型滑坡的“大推力、深滑面”支挡技术难题。
  破了滑坡应急抢险及复杂岩土条件下耐久锚固关键核心技术,为灾后快速恢复交通和复杂岩土条件下锚固工程耐久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①危重崩滑灾害“低扰动调控”新技术 首创了竖向钢花管、斜向钢锚管两类轻型支挡加固新技术,实现注浆加固、边坡锚固、微型桩支挡协同组合,攻克了危重崩滑灾害险情快速控制、低扰动整治的技术难题。成果应用于乐广K195高40m路堤滑坡、云南元磨K235高200m路堑滑坡、陇海铁路50余处黄土路堤滑坡等几十条公路铁路上千处滑坡灾害应急抢修中。如:2021年郑州铁路局遭遇“7.20”特大暴雨,陇海铁路近40km路堤成区段连续滑塌,交通多次中断,候选人作为抢险首席专家,采用该技术,15天快速抢修并恢复运营,郑州局来函感谢;2022年乐广高速发生“7.5”高路堤滑塌事故,候选人作为抢险技术负责人,在现场持续抢险20余天,采用该技术较其他技术缩短工期1个月,减少损失过亿元。 ②“自锁锚”边坡锚固新技术 首创了预制内锚头、双锚固段、复合型三种安全耐久自适应预应力锚索新结构。克服了锚头失效和预应力损失的工程问题,从结构上保证了全长锚固系统的耐久性,提高了锚固力,攻克了软弱、破碎、富水及腐蚀等复杂条件下岩土锚固安全耐久的技术难题,成功解决了山区铁路公路崩滑灾害防治工程难题,尤其是应用于渝怀铁路高位(330m)高陡(近垂直)高危崩塌危岩体原位整治,弥补了行业技术空白,开创了原位加固高位高陡高危崩塌危岩体的工程先例,保障了运行铁路安全,降低了损失。壮观的加固工程被誉为“超级工程”,受央视新闻、正大综艺多次报道,现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候选人因此被称为“给悬崖上岩石穿衣的人”。 研发了两种路堤支挡结构与加固创新技术 首创了小截面(0.4m×0.6m)、大高度(18.5m)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实现了轻型化;开发了新型锚定板挡墙,单级高度由常规6m提高到14m。创新了两种支挡加固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高了设计计算精度,形成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提升了我国支挡技术水平,为高山峡谷区公路铁路提供了先进可靠轻型高支挡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多条山区公路铁路路堤支挡中。 提出了基于风险矩阵的崩滑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构建了崩滑灾害分阶段全过程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形成公路铁路相关行业标准。 瞄准道路工程崩滑灾害风险管理由被动整治到主动防范转变的重大需求,基于大量崩滑灾害风险评估案例,首创了“易量化、易操作”的崩滑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法,实现了风险评估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解决了风险概率和后果合理量化的技术难题;建立了道路工程崩滑灾害分阶段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候选人主笔编制了公路铁路相关行业标准。
  发展和丰富了复杂重大崩滑灾害致灾理论和防治设计方法 ①建立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及第四纪堆积体坡体结构类型与边坡破坏模式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崩塌灾害5种地质力学破坏模式,系统揭示了崩塌灾害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融合地质、力学等多种手段,揭示了巨型滑坡灾变机理,为巨型崩滑灾害分析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②首创了三段式五阶段滑坡渐进破坏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五阶段滑面剪应变、剪应力、不平衡体力及滑体稳定系数的解析解,揭示了滑坡演化力学行为,为复杂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推力确定提供依据。 ③对以上巨型滑坡强支挡、危险滑坡低扰动、自锁锚、路堤轻型高支挡等新技术,建立了结构受力模式、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形成了技术应用体系。 成果应用于兰新客专、南昆铁路、福建永武高速、广东元善等巨型崩滑灾害分析与防治。
顾彩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顾彩玉,1983年2月,中共党员,四川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勘察设计公司,总工。从参加工作十五年以来,该同志始终地坚守在生产一线,常年奔波野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参加或主持负责许多大中小型项目,获奖颇多。即便是怀孕期间,她也未有丝毫懈怠,一直坚持工作在一线,吃住在工地,白天跑项目现场,晚上加班整理资料,一天劳累下来脚肿得像包子,鞋都塞不进,一个电话顾彩玉就立即奔赴现场。尤其是在2017年“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当时已6个多月身孕的她全然忘记自己是一个孕妇,为圆满完成地灾排查任务每天奔波在现场,晚上加班加点,最终顺利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政府、业主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并赢得省上专家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吃得苦,舍得拼”是领导和同事对顾彩玉的一致评价。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2011年和2017年两次怀孕期间,该同志都一直坚持工作在一线,吃住在工地,白天跑项目现场,晚上加班整理资料,一天劳累下来脚肿得像包子,鞋都塞不进,一个电话顾彩玉就立即奔赴现场。尤其是在2017年“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当时已6个多月身孕的她全然忘记自己是一个孕妇,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反对,连夜带领相关技术员赶到所管辖区域广元昭化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7 月山间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酷暑难当,时而大雨倾盆,而顾彩玉却顾不了这些,白天徒步穿梭于山间沟谷,晚上又针对第二天的排查事项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并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报送和整理各种排查资料。由于肚子越来越大,顾彩玉的行动有所不便,有一次还重心不稳摔倒了,万幸的是肚里的宝宝无碍。由于长时间走路和站立,造成了双脚肿胀,原来的鞋子根本穿不上。医生劝她卧床休息,她也只是口头答应,转身就重新买了大一码的布鞋穿上,继续坚持在一线。见到她的人都感叹:“没见过如此操劳的孕妇。”顾彩玉却说,这是地质灾害高发期,队里工作任务重人手紧,只有去现场看着心里才踏实。 最终,她带领团队努力奋战,不但顺利完成了排查工作,得到了政府、业主和群众的一致认可,还赢得省上专 家检查组的一致好评,昭化区也被作为排查模板被其他区县参照执行。
  这不是顾彩玉第一次为了工作舍下家人。家中老父亲受伤住院,她只是中途回来见了一面,又匆匆返回了重灾区北川,道路被毁、交通阻断,车辆无法到达,为了尽快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及时给出防治建议,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顾彩玉带着同事每天在野外奔波,下到沟底上到坡顶,用 双腿丈量着安全的长度。即使面对“一片质疑声的”陡崖她也没有丝毫退缩,发扬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遇山开路的精神,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上到了崖顶,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了帮助灾区的老百姓排除危险隐患、重建家园,我只能把思念家人的感情深深的埋在心底。”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顾彩玉,200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九0九队工作至今,15个寒来暑往,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她所热爱的地质事业当中。
  参加工作以来,顾彩玉同志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常年奔波野外,长期的一线工作积累了相当厚实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 芦山地震期间,该同志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就甘于落后,积极请愿奔赴地震灾区参加应急抢险工作, 冒着余震等各种危险,在旺苍县、江油市、雅安雨城区等多个地震重灾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专业抗震救灾工作,多个项目成果被评为良好报告,为当地政府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1年和2017年两次怀孕期间,本来应该在家安心静养,小心呵护,顾彩玉同志却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奔波在各个地质灾害排查点上指导协助工作,特别在“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当时已6个多月身孕的她全然忘记自己是一个孕妇,带领技术员在当天凌晨赶到所管辖第一线,天一亮便立即协助政府开展地灾防治工作。7月的天气或酷暑难当,她和其他同事一样,白天顶住酷暑徒步穿梭于山间沟谷,晚上还要与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和同事一起加班整理报送资料。有孕在身的顾彩玉没有要求特殊照顾,与同事一起奋战在一线,正是由于顾彩玉带领她的团队努力奋战,不但顺利完成了排查工作,还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并赢得省上专家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2018年她还指导完成了上千万的岩土工程勘察-贵州能化60万吨 /年聚烯烃项目场平工程勘察(二标段)项目,并通过北京组织的专家审查,获得上下各方一致好评,业主也特意发来感谢信进行感谢!该项目为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区及高陡边坡勘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其他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在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2019年-2021年她带领团队在旺苍县完成了近60家废弃矿山110处渣点的修复工作,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80多公顷,大大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恢复耕地、林地76.36公顷,同时通过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产生经济效益上亿元,以及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旺苍县东河镇兴荣页岩砖厂矿山修复治理入选四川矿山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2020年在地矿局和909队领导的支持下授牌成立了“顾彩玉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带头人积极开展相关创新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分散型废弃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研究》课题研究。
  工作期间参加或主持负责多个大中小型水、工、环地质项目,完成的成果均得到业主和专家的好评,其中主持和参与承担的项目获得部里和省厅专家评审优秀成果1次,良好成果5次;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次,省级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三等奖3次,市级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个人也先后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的“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地矿局授予“2013年-2014年度四川省地矿局青年岗位能手”和“201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局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多次被队上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技术质量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她身上体现了当代女地质工作者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她还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党员积极参与公司条件恶劣、技术难度大的攻坚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率先垂范,作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同事,与大家共同提高,“吃得苦,舍得拼”是领导和同事对顾彩玉的一致评价。
刘军勇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刘军勇,1979年11月,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科研、设计与咨询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5项、中国交建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等;发表专著《强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修筑关键技术》、期刊论文50余篇(8篇EI,1篇SCI);取得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参编《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1-05-2017)、《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等多部规范规程。他恪尽职守,以身作则,先后获单位“青年骨干人才”、“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荣誉;2021年获评“陕西省工人发明家”荣誉称号,2022年获评“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工程‘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扎根西部,力克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难题
  为进一步完善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公路修筑技术,刘军勇自2014年开始,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盐渍土,他作为技术负责人申报并负责开展了中国交建科技项目“基于孕灾环境及成灾机理的强盐渍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耐久性研究”。该项目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方面揭示了盐渍土的成灾机理,提出了强盐渍土地区公路地基处理与路基阻盐技术、地基路基协同变形一体化设计技术和公路耐久性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强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上的空白。以该成果为基础,申请获批发明专利1项:“盐渍土场地溶陷指标的检测方法”(ZL 2014 1 0099967.X);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种两端独立控温的大口径圆筒试验装置”(ZL 2014 2 0801894.X)、“一种模拟路堤填料毛细水上升的装置”(ZL 2014 2 0051868.X)、“一种路基填筑压实度的震动压实试验装置”(ZL 2015 2 0191815.2)。
  科技成果在荣成-乌海高速公路、G3011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G30吐鲁番至小草湖段公路、G3018精河-阿拉山口公路等多个公路新建与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里程超过1000km,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以相关技术成果为基础,申报获批2016年度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在编),该项目获中国公路学会2019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获中国交建2019年度一等奖,获2021年陕西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优秀奖),其个人获得中交一公院“十三五期间‘四个特别’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称号和2021年“陕西省工人发明家”称号。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
  推荐人为依托单位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中心学术团队带头人,陕西省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特殊路基病害处治技术团队核心成员。作为技术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带领科研团队先后主持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年度)“高陡边坡、高填及特殊路基的健康监测、全生命期安全评价和预警平台(项目编号2016YFC0802200)”、“腾格里沙漠穿沙公路盐渍土路基稳定性技术研究”、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仪(2017YFF0108700)”课题5“基于分布式应变测量的特殊土路基和地质灾害监测研究(2017YFF0108705)”、“地基-路堤-路面协同变形机理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课题四“关键结构数字化建模与集成设计智能技术”、课题五“智能勘察设计与交付平台及应用”等项目。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中国交建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
  通过系列科技攻关持续研发,坚持自主创新,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推出了系列化核心技术成果及产品。
  主要的科技创新贡献
  通过持续性应用基础研究的开展,致力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与掌握核心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领域不断开展理论创新: (1)建立了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布区域图,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公路工程等级划分标准和其对应的地基处理技术与路基填筑压实技术。 (2)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方面揭示了盐渍土的成灾机理,提出了强盐渍土地区地基处理与路基阻盐技术、地基路基协调变形一体化设计技术和公路耐久性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强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上的空白。 (3)建立了路基下伏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发了一种用于公路下伏区的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 (4)形成了完整实用的山间谷地软土地基处理成套技术,在山间谷地软土的鉴别指标确定、地质勘察体系建立、成层地基变形计算模型研究、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路堤填筑期稳定控制方法和路堤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 (5)提出了沙漠公路厚层风积沙压实方法、压实度标准与压实度快速检测方法;提出了沙丘坡面路基填筑方法和不均匀沉降预控方法。
张世殊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世殊,1970年8月,中共党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建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矢志科技创新,解决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地质难题,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金奖等勘察奖40余项;聚焦防灾减灾,系统研发水电领域地灾防治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4项;发挥专业优势,地灾应急抢险彰显担当使命,是水电顾问集团“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模范人物,四川省“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主编行业标准10项,出版专、译著20部,发明专利30项,论文90余篇。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一、为了百年工程秉持初心
  2005年春节刚过,乐山马边河舟坝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大坝基坑开挖到位,即将进行坝体浇筑。然而基坑渗水严重,施工单位调集所有抽水设备,半个月仍无法把水抽干。负责人急了,硬是要将混凝土往基坑里倒。在工地值班的张世殊闻讯赶来,拦在基坑旁说不能浇,前期钻探揭示坝基有断层,如果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浇进去了,大坝建成后可能产生渗漏、变形等严重后果。“哪里有断层嘛,找出来看看?”施工负责人的质问咄咄逼人。
  张世殊二话不说,脱掉鞋,挽起裤腿就下了基坑。正月间的河水冰寒刺骨,刚开挖过的岩石锋利如刀,张世殊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水坑里摸索。终于,他兴奋地叫道:“断层找到了!”望着张世殊手里一大把岩屑和断层泥,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增加了抽水设备,终于抽干了基坑中的涌水,果然在底板中间发现一条大规模的断层,经处理后大坝方才浇筑。多年后,舟坝水电站的业主在谈到这件事时,仍然十分激动,庆幸大坝没有留下安全质量隐患。
  二、为了走出国门身先士卒
   2010年,张世殊承担了伊朗巴赫蒂亚里水电站设计复核工作。该电站坝高315米,是世界上拟建的最高双曲拱坝,技术难度极高。伊朗工程师带着中方一起查勘工程地质条件。项目位于深山峡谷中,两岸谷坡陡峭,高差上千米。查勘队需要前往半山腰的勘探平洞收集资料。通往平洞的路是一些插在悬崖上的钢筋,上面铺了木板,有些木板掉落,整条“路”看上去险象环生,悬崖下翻滚的河水让人心生恐惧。望着前方轻车熟路的伊方工程师,查勘队踌躇不前。
  正当大家彷徨无措之际,张世殊代表查勘队第一个爬了过去。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成员也勇敢地迈出了脚步。中方工程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赢得了伊方的高度肯定。事后张世殊说,我们是锦屏一级、溪洛渡等世界级高拱坝培养出来的设计队伍,代表的是世界级水平,为了展现中国工程师的专业风貌,他必须迈出那一步。
  三、为了人民安危义无反顾
  “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多条江河发生堰塞险情,危及广大民众安危。张世殊主动请缨,冒着余震和灾区崩塌落石的危险,赶赴重灾区进行堰塞湖排险及震后地灾调查工作,负责岷江、涪江流域10余个高危、极高危堰塞湖排险调查工作,编写堰塞湖应急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数十份,为抗震救灾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成都院抗震救灾模范人物。
  四川茂县“6.24”叠溪特大山体滑坡发生后,张世殊担任成都院抢险专家组组长,带领专家组深入滑坡现场,为救援队开挖掩埋村庄提供技术指导。在8月6日国道213旧关楼山体高位垮塌中,因专家组排查到位,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得当,下部人员车辆成功预警避让,创造出了高位垮塌零伤亡的奇迹。张世殊被四川省委表彰为“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矢志科技创新,解决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地质难题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溪洛渡、官地、锦屏一级、紫坪铺、双江口、科特迪瓦苏布雷等国内外30余座水电站的地质勘察工作,组织攻克了一大批国内外水电工程技术难题。
  提出了复杂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综合取值方法,开创性地利用Ⅲ2类岩体作为300级特高拱坝坝基,突破了高坝坝基岩体利用下限,为溪洛渡(坝高285m)、锦屏一级(坝高305m,已建世界第一高坝)等特高拱坝建基面科学选定做出了贡献,节省了巨额工程投资;突破了传统以刚体极限平衡评价为主的局限,在深切河谷岸坡地质演化的基础上,提出边坡变形稳定控制思想,为锦屏一级、双江口等超高复杂工程边坡及环境边坡的成功设计打下了基础;建立了复杂成因河床深部土体力学特性评价技术,提出山区河流大埋深粗粒土原位力学参数的科学取值方法,支撑了深厚覆盖层上世界最高坝——长河坝(坝高240m,河床覆盖层60m厚)水电站的开发建设;揭示了横断山区河谷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岩爆致灾机理,建立了洞室极强、强烈岩爆灾变控制技术,为猴子岩、双江口等高地应力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稳定性评价做出了贡献。
  主持或参与的溪洛渡、锦屏一级等多个项目先后获得国际工程界最高奖——菲迪克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鲁班奖,四川省建设工程天府杯金奖等;个人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奖金奖1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3项、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经过多年工程地质勘察锤炼,锻造了深厚的专业造诣,在国内工程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聚焦防灾减灾,系统研发水电领域地灾防治技术
  聚焦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频繁遭遇的重大地质灾害威胁,以灾害精准防控为导向,率领团队在滑坡、泥石流、危岩体、倾倒变形体等地灾致灾机理与防控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揭示了西部滑坡成生规律及灾变演化机理,建立起滑坡失稳-运动-堰塞-溃决全灾变过程预测及控制关键技术,为大型滑坡堰塞堵江灾害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指导;建立了艰险山区泥石流“天-空-地”一体化勘察技术,研发了泥石流“石固水离-建库停淤-非常泄水”的组合防控技术,为保障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运营安全,防范泥石流重大安全风险产生了重要作用;建立起高陡斜坡危岩体地质勘察与防治成套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高悬在水电建设者头顶上的重大安全威胁问题;建立起岩体倾倒变形判识评价、灾变预警与工程治理成套技术,为工程规划选址以及大型水库运行期岸坡倾倒变形的勘察评价提供了技术指导;建立起双护盾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隧道掘进中的临灾预警和防卡脱困技术,也川藏铁路及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雅下水电开发中超长高地应力隧道施工中的人员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储备。
  负责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成为近年来国内工程界科技创新活跃的青年技术专家。
  潜心标准编制,推动水电行业工程地质技术进步
  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是技术研发的“领跑者”。在洞悉水电行业地质技术标准体系与工程技术不断实现创新突破的背景下,成功开展了一批国家能源局工程地质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作为负责人,新编《水电工程危岩体工程地质勘察与防治规程》、《水电工程库岸防护工程勘察规程》、《水电工程钻孔振荡式渗透试验规程》等国家能源局技术标准4部。主持修订《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国家能源局技术标准2部。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制《水电工程泥石流勘察与防治规程》、《水电工程水库专项工程勘察规程》等5部行业、团体技术标准。作为负责人主持翻译《Specification for Borehole Pumping Test of Hydropower Projects》等国家能源局英文地质技术标准8部。
  这些技术标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标准体系,为水电工程系列重难课题、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规范指导和技术遵循,为水电行业技术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系列英文技术标准在老挝、尼泊尔、蒙古等国家的多个水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助力“中国水电”这张名片走向国际,助推我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挥专业优势,地震地灾应急抢险彰显使命担当
  谨记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以赤诚之心投身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在地质灾害频发的西南地区践行着技术人的责任担当。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地震重灾区进行堰塞湖抢险、排险及震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在地震期间险难重重的“小岗剑”、“一把刀”等堰塞湖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表彰为“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7年四川省“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后,被任命为成都院应急救援专家组组长,带领专家组赶赴现场参与抢险救灾,为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和垮塌体开挖泄洪提供了技术指导,为灾区重大安全隐患——茂县梯子槽滑坡应急评价及监测提供了技术方案,排查出茂县国道213飞虹乡高位危岩体隐患并成功预警,实现了危岩体垮塌后下部国道人员零伤亡的奇迹,相关工作受到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评价,获四川省委“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近年来,还参与策划组织成都院应急救援队2017年“8.8”九寨沟地震,2017年“11.18”林芝地震、2018年四川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堵江、2022年“6.1”芦山地震、2022年“9.5”泸定地震等川藏地区多次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用专业所长为灾区生命救援、次生灾害防御、工程震损调查、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李江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李江,1988年2月,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破格),主要从事复杂地质灾害处置、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等工作,先后承担各类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0余次,保护对象上万人。主持、主研各类工程项目30余项、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 1篇,EI 4篇),编写专著2部和技术标准1项,成功申请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和省级工法1项,进行国内外学术汇报和科普知识讲座近20余次,技术传播和影响20000余人。荣获国家级、省级等竞赛荣誉30余项,获得4项技能人才称号。领衔 “李江创新工作室”,带领徒弟6名攻关3项关键技术,指导成员荣获27人(次)竞赛荣誉, 6名徒弟获得职称晋升。牵头研发的科技成果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中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一、山地地质灾害守护者
  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构造强烈、生态脆弱、气候恶劣,加之地震频发、冰雪冻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刚休完陪产假,李江就主动请缨到青藏高原参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翻过六千米雪山,下过五百米临河悬崖,趟过湍急的雅隆藏布江,也遭遇过在高海拔、无信号、夜晚温度可降至零下10°的无人区时汽车爆胎后借宿农家、深陷草地借宿施工工棚的困境,经历过高反强烈,仍忍受头晕脑胀工作至凌晨的回忆,也得到过村民、政府和专家的肯定与赞扬。
  工作八年来,李江用双脚丈量大半个西藏自治区,圆满完成了拉萨市尼木县地质灾害第一次1:50000详细调查和系统区划防治、中印边境边防公路灾害调查评估、中尼樟木口岸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等近20项任务,替高原灾害“把脉”、“问诊”,开具良方,有效保护了受灾害威胁百姓生命和国家工程建设的安全。

  二、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完成2022年“6.1”芦山和“9.5”泸定地震重灾区灾害解译工作,有效支撑群众紧急撤离、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
  2022年四川省境内发生两次较大地震,宝兴县城周边和泸定县得妥镇成为重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十分突出。李江顾不上家人生病住院,带领无人机团队连夜奔赴灾区,仅用2天时间完成宝兴县城周边30余平方公里灾害解译,识别的大量高位灾害为当地政府实施精准撤离和安置提供决策支撑。
  2022年9月7日下午,李江率领党员先锋号成员向与外界失联36小时的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发起总攻,沿途发生10余处崩滑灾害造成道路完全中断,地质队员翻越滑坡体、跨过乱石堆、穿过荆棘林……,即使手被刺破也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前后徒步5小时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顾不得浑身疲惫,马上投入到灾情统计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谢谢你们”、“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村民热情的拿出当地山果接待地质队员,此时身上的疲惫瞬间消散,也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的牵挂。最后,顺利排查7处地质灾害隐患,为当地政府快速摸清灾害家底和做出决策奠定基础。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坚守初心、勇担重任,充当突发灾害应急处置急先锋,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
  西南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震、强降雨作用下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发生后,地质专家对灾害展开的分析研判对后续应急处置和避免二次伤亡十分重要。李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嘱托,发挥自己专业优势,保持时刻能参与抢险的昂扬斗志,“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地质人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践行地质行业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先后参与十余起突发灾害应急处置,尤其是2022年带领团队借助天空地信息化手段,在“6.1”芦山地震和“9.5”泸定地震震后第一时间将重灾区灾害三维解译成果提交给前线指挥部,为受威胁群众紧急撤离、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地质依据,累计抢险救灾辐射上万人,所在单位和个人分别荣获“6.1”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22年“9.5”泸定6.8级地震应急抢险(右二为本人):地震当天深夜即赶赴重灾区,第一时间查明了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为应急救援、居民安置、灾后重建提供重要支撑依据。

  2022年“6.1”芦山6.1级地震应急抢险(左一为本人):作为地质专家,为被困人员救援提供建议

  2019年成都市东部新区雷打石滑坡处置现场

  2017年宝兴县灵关镇大沟山洪灾害应急调查
  矢志不渝、潜心研习,攻克3项复杂滑坡防治关键技术难题,为山区百姓和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西南山区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地质灾害调查难度大,隐蔽性极强,同时伴有大型古滑坡和红层平缓岩层滑坡两类复杂灾害,面临的防治工作十分棘手。李江带领团队深入西藏高原、川西峡谷、盆地丘陵等地区调查研究上百个滑坡,提出“BIM及综合遥感技术”融合思路,有效破解高陡斜坡灾害调查、识别、评价难题;建立“侵蚀-牵引-多级变形”山区堆积体滑坡破坏模式,构建“前缘防冲、坡体排水”综合防治体系和“抗滑方桩旋挖辅助成孔施工方法”省级工法,有效降低特大型滑坡治理费用;针对红层地区岩质滑坡机理判识难题,冒着40°高温天气连续数月进行野外观测、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首次提出“软化-蠕滑-拉裂”和“拖拽式”两类破坏模式,研发了三维稳定性评价体系和计算软件,极大提升了红层滑坡灾害认知和防控水平。以上研究成果分别达到行业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四川、西藏数百处滑坡(边坡)成功推广应用,有效支撑四川省2022年一号工程、樟木口岸滑坡、攀枝花机场高边坡、成都市雷打石滑坡、雅安市宝兴县城功能疏解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带领无人机团队攻克复杂山区高陡危岩毫米级三维建模难题,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灾害稳定性评价的精准性,有效支撑了四川省2022年一号工程“引大济岷”水利工程和宝兴县城功能疏解(左四为本人)

  带领团队深入青藏高原原始森林开展野外调查,服务川藏高速选线工作(左二为本人)

  冒着高温酷暑在野外现场开展降雨试验

  在中江县垮梁子特大型岩质滑坡开展超高精度LiDAR识别测试(左四为本人)
  孜孜不辍、传道授业,做先进理论技术和防灾减灾科普传播者
  依托“李江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融合应用,让团队成员掌握了复杂地形超高精度航拍和LiDAR探测技能,结合现场操作培训和开设讲座等形式将先进技术在集团内部宣传推广,并5次在国内外行业大会分享应用案例,由点到面向外辐射,累计培训人数超20000人,进一步拓展了天-空-地技术在复杂地区灾害识别、调查和评价中的延伸应用。指导成员荣获27人(次)竞赛荣誉, 6名徒弟获得职称晋升,师带徒成效明显。
  除专业技术的研发和培训外,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科学普及放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思想,先后制作10余份科普宣传视频、课件,对川、藏地区的学校、居民区、行政管理机构等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科普宣讲,累计覆盖上千人,提高了大家认灾、防灾、避灾能力。

  首届中俄岩土与地下工程青年学者论坛

  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学术汇报

  2021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专岩杯”创新创业大赛

  第四届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学术汇报

  第五届遥感应用大会(成都站)暨第三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监测预警专题研讨会作特邀报告分享

  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讲走进小学课堂

  泥石流灾害应急逃生现场培训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知识宣贯
史浩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史浩,1984年生4月,中共党员,土家族,华电数智技术分公司总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博士,从事煤矿智能技术研发10余年。该同志长期扎根科研一线,努力钻研、严谨治学,目前正带领团队攻关工信部揭榜挂帅矿用机器人项目。为顺利完成揭榜挂帅任务,其在科研过程中,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整天泡在工作室,开展机器人设计和关键性能试验。通过不计回报的奉献、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和硕果累累的工作业绩荣获了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度“煤炭工业协会两化融合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取得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一、夜以继日编制《数字煤矿子规化》
  2019年~2020年,华电集团煤炭板块《数字煤矿子规划》是华电煤业重点项目。史浩同志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期的概念,无论是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还是最苦最累的差事,都能很好的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他有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带领团队承担了华电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任务,并率队编制华电集团煤炭板块《数字煤矿子规划》,为此,他带领团队驻扎基层煤矿三个月,与煤矿基层吃住一起,梳理煤矿各大子系统建设情况,摸底智能化基础建设情况,规划智能化建设目标、方向和建设内容,与规划编写组成员一道编写了《数字煤矿子规划》及四大矿智能化建设“一矿一策”实施方案。并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调动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同时积极参与到智能煤矿的建设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和群众投身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煤矿智能化解决的就是煤矿的难点、痛点,因此,他在想问题、定方案、做决策、办事情等各方面都坚持从解决煤矿实际需求出发,以煤矿工人满意不满意、以一线操作者赞成不赞成、以煤矿企业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为煤矿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实现和发展好煤矿企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因此,史浩被评为 2020年度“煤炭工业协会两化融合先进个人”称号。
  二、揭榜挂帅攻坚《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
  2021年,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创新任务《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揭榜挂帅任务攻关。在科技攻关过程中培养的科技敏锐度促使史浩同志决定报名进行《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揭榜挂帅任务攻关,为此他帅领技术攻关小组开展煤矿实地调研。一个月的下矿摸底调研矿用运输车辆使用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煤矿整个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的运行状态,又调研矿用无轨胶轮车实现无人驾驶存在难点,所用到的前沿技术,为此联合煤炭行业机器人研发专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车辆无人驾驶研究高校-大连理工大学、电机系统研究高校-江苏大学组建联合攻关小组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本项目基于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理念设计,在研制新型无车头运输机器人基础平台过程,史浩带头进行总体技术路线和总体方案的设计,项目攻关小组所在的A402室的们第一个开门的是史浩同志,晚上A402室是亮灯到最后的一间办公室,且最后一个关门的是史浩同志;基于如此忘我的科研攻关精神,史浩带领攻关小组进行关键零部件—轮边动力模块的研发设计,讨论修改的稿子摞起来有办公桌高,终于开发出来了运输机器人行业乃至国际上第一套集成动力系统、调速系统、转向系统、湿式制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一体化的轮边动力模块;针对煤矿井巷恶劣环境,史浩带领攻关小组开展结构轻量化和隔爆轻量化研究,解决了当前新能源技术难以在煤矿辅助运输车辆推广下去的难题—续航,实现高能质比的能效设计,达到续航在150~180kmkM以上的续航;同时带领攻关小组研究基于Linux国产实时操作系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自动驾驶算法、实时环境感知、SLAM定位导航,解决了煤矿井巷恶劣环境下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位置感知难的问题; 研究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AI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实现机器人的自主路径规划、自主环境感知及智能化数据采集、传输和5G远程控制。为此,荣获2021年度华电煤业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该同志2006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8月加入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矿智能化建设相关工作。该同志自加入华电,长期扎根科研一线,努力钻研、严谨治学,带领团队主要从事煤矿智能化建设及关键技术攻关。其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期的概念,无论是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还是最苦最累的差事,都能很好的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他有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为公司智能化板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智能煤矿建设前期,部门配置的专业人才少,各矿智能化建设项目不一样,工作千头万绪,方案设计不一样,各级部门认识程度不一样,各种汇报层出不穷,项目实施周期紧张,该同志带领团队没有怨言,没有周末,没有休息,加班加点搞科技研发、写技术方案、做汇报、跟踪项目、做技术交流,累计的方案材料,堆起来有两人多高,用满了的记事本堆高了办公桌,写费的笔不计其数。带领仅有的几个人,理顺了各矿智能煤矿业务,规划了煤炭板块数字煤矿子规划,换来了集团公司、华电煤业主管部门的认可,为华电数智技术带来的智能化业务、取得了煤矿5G通讯系统的煤安证,为开拓系统外智能化业务奠定了基础。在公司科技项目开展方面,带领部门的技术人员,调研先进技术、结合煤矿实际需求,开展合作交流,选定了煤矿5G+智能化建设方向,申报了多个集团级的重点项目。为公司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通过不计回报的奉献、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和硕果累累的工作业绩荣获了2009年、2011年度先进工作者;2018年河南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攻关项目,排名1;2018年集团青年科技论文优秀奖;2020年度“煤炭工业协会两化融合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被评为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该同志在科技工作中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取得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
  史浩同志自参加工作,先后主持多项科技项目开发:
  1.工信部2021年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该项目基于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理念,研制新型无车头运输机器人基础平台;开展结构轻量化和隔爆轻量化研究;针对煤矿井巷恶劣环境,研究基于Linux国产实时操作系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自动驾驶算法、实时环境感知、SLAM定位导航; 研究基于5G技术的数据采集、传输和远控技术。
  2.基于5G 技术的煤矿设备 AI 智能分析及管控平台设计与研究。该项目采用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AI技术搭建煤矿设备AI智能分析及管控一体平台,实现运输胶带、变电所远程实时监测与控制、异常诊断与预警、能耗分析和节能分析,并实现关键区域机器人巡检。项目在不连沟矿、老石旦矿成功应用,解决了矿端自动化系统远程控制低时延需求。实现了基于5G技术的无人巡检作业,项目对推动煤矿智能化具有重大意义。
  3.矿用5G专网无线通讯系统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主要与华为中兴合作,把商用BBU、PRRU等设备防爆处理,然后用于煤矿5G搭建,该项目取得了煤安证。该项目在隆德矿、青春塔矿、老石旦矿成功应用。
  4.编制华电集团煤炭板块《数字煤矿子规划》。2018年,华电煤业组织编写《数字煤矿子规划》及四大矿智能化建设“一矿一策”实施方案。
  5.基于UWB的精确定位技术在矿山物联网中的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主要解决煤矿井下人机物的精确定位问题,项目在隆德矿、不连沟矿成功应用,解决了煤矿人车的精确定位难题,实现了对人车的精确管控和对人员安全行为分析与预警。
  6.煤矿矸石充填刮板输送机设计与研究。2009年~2010年,史浩带领团队开展子课题固体充填刮板机设计与研究。该项目申报河南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立项,2018年结项。
竺维彬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工匠精神模范、广州市杰出人才、盾构行业领军人物。历时近30年,一直主持地铁建设管理和复合地层盾构工法的科研和创新工作,创立了“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体系”;高质量建成地铁500多公里;为解决诸多世界性难题,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场为实验室,融合创新,效益显著;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近20部,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行业规范/标准编写多项;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一、挑战极限、融合创新、奔向行业技术前沿
  岩溶、花岗岩复合地层及其开仓安全性,是多个城市隧道建设的"拦路虎",某市3年多时间地面塌陷事故达640次。竺维彬创新"应急用科研"新思路:以问题为导向、以大规模全尺寸、多个工地作为实验平台,多专业快速融合攻关,缩短周期,提高效果,其团队近十年攻克三大难题。
  1、"逆向创新"--发明"衡盾泥材料及其盾构施工衡盾泥辅助带压进仓关键技术"。
  历经5年150多次实验,发明"衡盾泥及其盾构施工衡盾泥辅助带压进仓关键技术",助力15个城市100多台次盾构机开仓脱困,出版《衡盾泥辅助盾构施工技术》。最成功的案例:福州地铁一号线闽江下盾构脱困、兰州地铁一号线穿黄盾构脱困、厦门地铁海域下盾构脱困,为三地按期开通做出特有贡献。该成果荣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颠覆性创新"--发明"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封闭岩体爆破方法"。
  2012年授权专利,成功在广深等30多个项目花岗岩复合地层项目应用。最成功的案例:珠海马骝洲超大直径盾构隧道(15.0m)在海域条件下预爆花岗岩,盾构几无换刀情况下,快速顺利完成。出版《复合地层盾构隧道隐蔽岩体环保爆破新技术》,课题荣获201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3、"融合创新"--提出双模盾构理念,指导双模、三模盾构发明
  2000年,竺维彬任职广州地铁二号线海江区间总监时,面对过江"喷涌"问题提出土压和泥水可转换(双模盾构)模式,指导科创人员持续研究,2012年研制出国际首台并联式双模盾构,成功应用岩溶极其发育的九号线等。
  2020年"富水岩溶发育条件下复合地层地铁盾构工程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年,为解决七号线北延段长距离过硬岩山体,而两端又是易"喷涌"和"滞排"的复合地层难题,提出三模盾构技术路线。2021年专利获批,三模盾构在中铁华隧厂组装下线,成功应用于七号线二期。
  上述世界性难题终于被攻克,标志着中国的盾构施工技术终于走到行业前沿。
  二、心无旁骛,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努力   作为分管地铁建设时间最长、进盾构土仓上百次的管理者,2018年,竺维彬不忘初心,婉谢组织调升,决心总结中国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发展历程。   这一初心源自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地铁一号线施工头号难题是黄沙站~烈士陵园站6个区间工法选择。这一地段是典型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采用明挖法要巨量拆迁,矿山法安全风险巨大,盾构法国内没有先例。权衡利弊,市政府决策引进国际先进的盾构机(住友、川崎)和承包商(日本青木)施工,委托法国索菲图公司监理。竺维彬1995年公派法国学习,次年扎进盾构现场边学习边吸收。通过拓荒团队数十年实践创新、培训推广,中铁、中铁建等施工企业从广州走向全国,共同助力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盾构大国。   不忘初心,2020年,通过近两年寻根索据、文图校核,五易其稿,《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技术》新版。该书总结提升1000余台复合地层盾构机施工案例,较2006版重点增加超大直径盾构施工遇到的挑战和思考;并毫无保留地公布团队创新成果和专利原理,让中国的盾构事业发展更顺利。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竺维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工匠精神模范、广州市杰出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实例专委会主任委员,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轨道交通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地铁集团原常务副总经理、盾构技术研究所首席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大学客座教授。
  该同志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作风廉洁,遵纪守法;恪守科学道德,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工作始于地质系统,成长于地铁系统的全国劳模竺维彬,聚焦"地质、盾构、地铁"。自1995年调入广州地铁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地铁工程技术研究和建设管理,使工程质量、科技创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引领轨道交通行业步入新时代。
  一、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实现广州地铁高质量建设
  竺维彬同志有很强的大局观。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多快好省"建设地铁的决策,地铁线网密度不断加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他勇挑重担,主持、参与一号线改造及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十三、十四、二十一号线、广佛线等建设管理、技术决策工作,实现质量好、变更少、造价低,开通运营线路总里程达500多公里。同时,他坚持规范管理,带头廉洁自律,使地铁工程成为放心工程。
  为解决诸多地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盾构世界性难题,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场为实验室,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大胆创新,效益显著。
  二、致力盾构施工技术研究,引领行业跨越式发展
  竺维彬是广东省最早从事盾构专业的专家,多次学习考察美、英、德等国,创立了"复合地层盾构技术理论体系",提出和定义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在盾构技术适用性研究、技术推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盾构技术及行业发展做出长足贡献。
  他主导推广盾构隧道工法在中国的应用,主持审定全国多个城市盾构重大施工方案,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他于2006年出版的《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系列科研成果拓宽了盾构工法的地质适应性。推动了盾构工法的广泛应用;促进盾构机逐步国产化,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开创业主培训国内承包商的先河,中铁、中铁建大量施工人员从广州走向全国,为我国复合地层和超大直径盾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推动科研创新应用
  竺维彬求真唯实、勇攀高峰。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获专利10余项,主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编写多项。
  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关键设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信息管理平台》研究,开展地下空间关键设施设备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研究,显著提高故障诊断和结构病害处治水平,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本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5篇(SCI、EI收录16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专利7项,培养硕博士生4名,在地铁、隧道等工程进行示范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多项科研项目获奖。《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等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奖;《盾构施工"衡盾泥"辅助带压进仓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复合地层盾构隧道隐蔽岩体环保爆破新技术》,2019年荣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富水岩溶发育条件下复合地层地铁盾构工程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0年荣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主要参与的《广州地铁二号线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集成与应用》2006年荣获国家进步二等奖;《广州地铁二号线建设与创新》2005年荣获广东省科技特等奖。
  四、培育人才、推广技术、奉献社会
  竺维彬注重人才培养,使广州地铁成为行业"黄埔军校"并向国内多个城市输送建设管理骨干,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他坚持一线调研,为多个城市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如积极响应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急邀,第一时间参加"珠海石景山隧道"7.15事故和深圳地铁16号线11.2塌陷事故抢险。提出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对策,被时任抢险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林克庆常务副省长、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采纳,优化了抢险思路,加快珠海石景山隧道抢险速度,杜绝了次生风险;他主持六次技术决策会,指导当期最复杂地质、最大直径盾构(15.80m)顺利穿越深圳罗湖火车站。
  他牵头开展技术总结及交流。牵头编制行业十四五规划《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创新技术发展报告》,继承创新提出"城市矿山法隧道施工30字方针";开展"复合地层盾构前沿十大难题"、"古河道对地下工程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冷冻工法的创新技术"等交流、宣讲、科普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亲力躬行专著编写工作,近年又出版《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新版)、《复合地层盾构隧道隐蔽岩体环保爆破新技术》、《衡盾泥辅助盾构施工技术》、《岩溶区地铁土建工程风险防控技术》《汕头海湾隧道复合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英文版《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系列盾构丛书等。
李利平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常务副院长。国家杰青、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隧道施工与灾害控制学科主席。坚持教学一线13年,立德树人,打造地下工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山大范式”,指导研究生等获科创类国赛金奖、铜奖各1次;二十年来,长期深入三峡翻坝高速等20余个国家重难点工程一线,解决突水突泥等灾害预警控制难题,获国家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均第1),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高校教师团队。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厚植家国情怀,矢志科技报国,支撑重大工程安全建造与智慧运维
  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公路、铁路、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溶洞、富水断层和暗河等地质环境所带来的工程灾害防治难度增大,重大水害防控愈发困难。同时,大量已建工程进入"中老年"期,渗漏水等运营病害频繁。李利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勇抓机遇,敢于担当,坚持"作于细,成于严"的作风,致力于机器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技术攻关,助力工程防灾减灾步入新业态。
  一.身先士卒,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做防灾减灾的探路者
  2009年初,他围绕隧道突涌水灾害控制难题,长期坚守湖北、重庆、四川等艰难山区工程建设一线,服务23省市230余条隧道工程。在三峡翻坝高速公路,独步58公里翻山越岭深度探勘地形,多次冒着危险潜入暗含有毒有害气的地下溶洞,掌握第一手资料,科学确定了沿线风险区域及影响范围。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地处"5·12"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他带领团队坚守5年,历经大小地震上百次,多次被山上滚石拦路受困,风餐露宿星夜守望,直至隧道贯通,被指挥部评为先进工作者。为破解川藏铁路少人化无人化机器人施工难题,他率队进驻康定隧道横洞施工现场,克服高原高寒高反,坚持极端环境下测试机器人性能千余组,为川藏铁路隧道机器人系列装备研发积累了宝贵科学数据。
  二.潜心问道,创新机器人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技术,做高端建造的先行者
  长期以来,他聚焦海底隧道建设难题,收集掌握了渤海湾跨海通道29年论证资料,在青岛胶州湾二隧和汕头湾海底隧道驻扎课题组,技术讨论阵地前移隧道掌子面,现场测试常通宵达旦。相继成功研发了隧道地质编录和围岩分级机器人等系列高端装备,有力支撑了海底隧道智能建造。针对超长运营隧道病害检测,多次在凌晨开展机器人测试工作,常常工作到天亮。研发的运营巡检机器人在济南地铁、穿黄隧道(万里黄河第一隧)以及京沪高速济南连接线等工程(世界最大规模公路双向八车道隧道群)应用推广。
  三.扎根齐鲁,破解济南地铁工程难题,做保泉筑铁的守护者
  2017年始,他受聘济南地铁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保泉工作。五年期间,走遍了济南地铁M线、R线每个角落,探究泉水成因,破解施工技术难题,在工程抢险中曾坚守八天九夜。带队先后研发了光纤微动和地下空洞成像仪,用于地下泉水和泉脉探测,并为盾构机装上"眼睛、鼻子、牙齿、神经和体检器",施工中探明地质、闻气嗅险,全力保障地铁与泉水和谐共生。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李利平,我国地下工程灾害防控专家,隧道机器人智能建造技术开拓者之一。国家杰青、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和国铁集团川藏铁路建设工程实施技术专家组成员。兼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分会副理事长和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隧道施工与灾害控制学科主席。团队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矢志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破解重大灾害主动防控"卡脖子"难题。
  我国是世界上隧道建设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国家,突水突泥、围岩垮塌等重大灾害控制是安全建造面临的卡脖子难题,长期处于被动防治局面。自2009年始,十三年来坚持深入国家重难点工程一线,从三峡翻坝高速、宜巴高速走向成兰铁路、川藏铁路等,遍布湖北、云南、重庆等二十余个省份,足迹烙印在清江流域的崇山峻岭和雪域之巅的冰山冷峰。创新了隧道突水突泥和围岩垮塌监测预警方法,形成了全新调控机制,成为我国岩溶隧道施工的指导性方法,实现了灾害的有效主动防控。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先生曾这样评价:"突水突泥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是中国地下工程领域近年来的重大成就"。成果应用于成兰铁路、京沪高速等百余座隧道工程,解决了世界最大规模公路双向八车道隧道群灾害防控等难题,确保了工程安全建造,获国家奖2项(第3、第4)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均第1)。近些年来,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川藏铁路、滇中引水和胶州湾海底隧道等世纪工程一线,洞外驻地建实验室,洞内掌子面做测试,全程控制重大风险,持续为我国高风险隧道安全建造保驾护航。
  二、坚持党建引领,把红色基因烙印在万千工程--持续完善"支部建在课题组上,红旗插在阵地上"的支部建设模式。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成员之一,在学习领悟中坚守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创新"支部建在课题组上,红旗插在阵地上"的支部建设模式,打造工地图书馆、实验室和虚拟教学体系,先后推动胶州湾海底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穿黄隧道以及济南地铁等工程现场临时党支部,在关键技术攻关和应急抢险中多次彰显威力,教学成果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和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带领青年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青春担当好团队和青年创新突击队,支撑大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全面树德立人,深耕交叉融合科创育才--扎根齐鲁大地新基建,打造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产教融合的"山大范式"。
  紧密依托"智能建造与智慧工程学科群",重点突破机器人智能建造技术。与徐州重工合力推动共建国重实验室,联合研制下线(XTR5/260M型)掘进机,直接服务云南滇中引水工程。与济南重工共建"地下工程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制下线(黔进21号)高端盾构机,搭载系列化智能装备,服务贵阳地铁。与济南地铁共建"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制地铁智能巡检机器人装备集群,为地铁安全建设和泉水和谐提供技术支撑。和济南地铁、中铁十局相继推动共建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和"山大-中铁十局创新研究院",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聚焦地下工程机器人前沿技术,坚持以多学识育良、以多科创赛优、以多工程培精的育人理念,推动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杰青等国家级人才3人次,特别是后备青年人才实力强劲,4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计划,培养的博士后和研究生等获科创类国家级大赛金奖、铜奖及省级一等奖10余项,成为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产教融合的示范引领和育才新阵地,支撑学院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并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
琚宜文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琚宜文教授作为能源地质与纳米地质交叉领域专家,一直坚守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35载,始终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与攻关的方向,在国际上开拓了纳米地球科学领域,创新提出构造变形区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预测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与教学骨干或带头人,其科研成果为推动纳米地学以及盆地综合资源勘探与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纳米地球科学的奠基人、非常规能源地质科学的推进者,还是北京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祖国承载我,我奉献祖国”,是他心中不变的信条。
感人故事
感人故事
  琚宜文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坚持在淮北矿区黑暗的矿井下工作了15年,而从事的事业却是开采光明。于1998年他35岁时,在自己工作的矿区宣读入党誓词,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后两年正值世纪之交,他带着能源开采中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进入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深耕在能源地质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带着多年来自一线工作的经验,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非常规能源开发中有待解决的多种科研难题。每次面临选择,琚宜文总是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始终扎根于科研与教学第一线,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能源行业走向腾飞的伟大过程。琚宜文始终坚信为国家攻克科研难题是作为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祖国承载我,我奉献祖国",是他心中不变的信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科教人员,我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尽管从事科研会付出一些汗水,但我倍感欣慰和自豪。因为一个人的梦想,只有与祖国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小事情彰显大情怀。琚宜文不仅是一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更是一位具有爱党爱国情怀的科学家。他曾代表中国学者受邀参加尼泊尔国际地质大会,会议主题是讨论喜马拉雅山的地质问题。虽然喜马拉雅山脉大都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但由多个国家组织的大会主办方却将闭幕式上中国的发言顺序排在非常靠后的第五名。琚宜文得知发言顺序后非常生气,心想:"这不只是学术问题,也关乎到祖国尊严,决不能妥协!"他提出了重新修改顺序的要求,否则将退出会议,最终主办方接受了调整意见,发言顺序按照各国家的字母顺序排序,将中国排在了第二位。会议上琚宜文坐在了会议主席的旁边,并在闭幕式上代表中国致辞,这大涨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志气!
  当琚宜文56岁那年,很荣幸参加了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献礼所进行的训练,至今仍历历在目。连续十几个蹲起的动作、大范围的跑动和不断变换的方阵造型,使得训练的强度超乎想象。因为多次排演节目的需要,他主动调整了自己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有一次他原本正在出席"2019年南京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并准备做煤系多气合采方面的大会报告,突然接到彩排通知,便立刻联系会议组织方调整报告时间,400多人参加的会议,报告顺序很难调整,几经周折才安排妥当。尽管时常奔走于科研与学术一线,但他国际交流活动回国以后参加多次合练和彩排,从未迟到和缺勤,按时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任务。
典型事迹
典型事迹
  琚宜文,汉族,1963年7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1月入党,2003年6月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副理事长和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副会长等,并任第443次和476次香山科学会议申请人和执行主席之一,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多次召集人和会议(包括分会)主席。
  琚教授作为能源地质与纳米地质交叉领域专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科教事业,一直坚守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35载,始终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与攻关的方向,培养了一批纳米地质与能源地质行业的科技与教学骨干或带头人,其科研成果为推动纳米地学和煤与煤系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纳米地球科学的奠基人、非常规能源地质科学的推进者,还是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肩担使命,默默探索谋发展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本人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名党员教授,肩担着科教使命,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瞄准了纳米地学这一国际新兴交叉学科产生的苗头开展科研攻关。
  近6年里,本人已经作为申请人和会议执行主席先后组织并承办了两次香山科学会议。其中,2013年11月在北京举办以"纳米地质学及纳米成藏成矿前沿科学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本人做了主题评述报告,总结了纳米地质学的研究进展,归纳和凝练了该领域的重大和前沿科学问题,深入探讨了纳米地质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此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筹办与召开引起了地球科学界的强烈反响,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更是揭开了中国纳米地球科学的新篇章。
  人才无疑是一门新学科发展的最大动力。为此,本人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纳米地质学术组织: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这不仅对于探索纳米地球科学具有深远意义,更有助于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办大事。本人曾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举办过3次纳米地球科学国际会议,同时被邀请担任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副主编及其专辑"Emerging
  Nanogeosciences"特约主编、《Minerals》专辑"Nanomineralogy"特约编委(与曾任美国地球化学学会主席与美国矿物学会主席一起作为特约编委),国内两本纳米地学综合性专辑特约主编;在其推动下,"纳米地质学"拟入编新版的《地球科学大辞典》。这些工作为我国纳米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志存高远,执着前行拓新篇
  科学的意义就在于在慢慢的轻盈步履中探究更多不为人知的奥秘。近年来,随着地球科学领域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从纳米尺度认知地球物质运动过程的重要性,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地球以及行
  星各圈层纳米尺度特性及其成因,从而导致了纳米地质学的兴起,并大大扩展了地球科学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为21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飞跃。
  作为纳米地质学基本概念的提出者,本人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最新研究结果,进一步厘清了纳米地质学的基本内涵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并对纳米科技与地质科学结合产生的各分支学科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的支持下,本人已在纳米地球科学以及非常规油气地质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纳米地球科学学科,率先形成纳米地球观,创建了纳米地质学理论,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实现了在该领域从并跑到领跑的突破,并为纳米地球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铺垫了道路。
  正如本人所预言:"纳米地球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带来地学领域革命性的挑战"。"嫦娥奔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同样指出:"纳米地球科学将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条必经途径";曾任美国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学会主席的Hochella教授认为:"纳米技术将带来地球科学一场新的革命"。因此,本人认为,在跟踪世界地学的发展趋势中,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阶段赋予纳米地质领域的重任。
  严谨求实,步行千里跬步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年来,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973"项目课题等20多项。除纳米地质与成藏成矿研究之外,多年来本人还致力能源盆地构造、非常规能源地质以及煤系地质与工程等方面的攻关,创新提出构造变形区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预测技术,在页岩气富集特征及其机理、煤层气地质与产出水化学特征以及煤炭开发过程中的碳排放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这些研究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的产业化应用,并取得了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此外,本人作为国际AAPG学术年会(美国)、欧亚经济论坛(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分会、喜马拉雅-喀喇昆仑-青藏高原地质国际学术会议(法国)、中澳非常规天然气学术大会(澳大利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主持人/主席,主持会议或做特邀学术报告30余次;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国际一流期刊EES、ESR、GCA、GR、Energy等被SCI收录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奖等8项。
  • 竺维彬
  • 李利平
  • 琚宜文

面向行业技术前沿 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面向一线,排忧解难

著书立说 奉献社会

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深入一线进仓指导施工

废寝忘食

审批文件

与清华大学交流并赠书

与国际著名盾构机厂家海瑞克先生交流

穿黄隧道工程

现场试验教学

滇中引水工程

济南地铁现场技术服务

济南地铁

泸石高速公路

汕头湾海底隧道

机器人现场测试

机器人基础教学

成兰铁路

川藏铁路项目现场技术指导

川藏铁路

基础试验教学

北沪蓉西项目现场超前地质预报

三峡翻坝高速公路

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北部进行页岩地质调查与采样

美国能源地质专家进行合作科研攻关

尼泊尔喜马拉雅进行盆地地质调查与采样

国科大研究生在国庆之夜天安门广场“放飞梦想”

国科大研究生一起于煤矿井下上井后

参加国庆之夜天安门广场“放飞梦想”方阵联欢活动

参加国庆70周年活动

参加北京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表彰大会

476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做主题评述报告